一亭盖清泉,再转泉巳失。
山腹空若囊,时时怪风出。
青松高穴苍鼠肥,红叶远杂乌雏飞。
四山茫茫樵迹稀,山翠沁骨思添衣。
斜阳下岭客上山,山寺防虎门先关。
坡陀百转行客饿,林果却从头上堕。
自潭柘寺至龙潭久憩
【注解】
自:从,从……开始。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是古代著名的佛寺之一。龙潭:在潭柘寺附近。久憩:长时间休息。
译文:
自从从潭柘寺开始往龙潭游览,
一座亭子盖着清澈的泉水,
再转过泉眼就看不见泉水了。
山腹里空旷得好像一个袋子,
时时有奇怪的声音从洞中传出。
青松高大树穴中藏住苍鼠肥,
红叶远处和乌鸦雏鸟混成一片。
四周群山茫茫樵夫足迹稀,
山色翠绿沁人心肺,令人思添衣。
夕阳映照下岭上客人上山来,
山寺为防虎患门先关上。
坡陀曲折百回行客都饿,
林中的果子却像飞下来似的掉下来。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游山的行程,从潭柘寺到龙潭一路欣赏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然而走到半途,发现泉水已经流完了,景色也失去了原有的韵味。接着写山腹空荡,怪风时出,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然后写青松、苍鼠、红叶、乌雏,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林秋景图;接下来写四围的群山,无人砍柴,山色更加青翠,使人感到清爽宜人;最后写夕阳下山路上行人稀少,只有自己一个人上山,而山寺为防虎患,门前已关闭,这又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使整个画面更为完整。此诗写景细致入微,寓情于景,语言清丽,富有情趣,是一首典型的山水游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