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储万黄金,或者有忧色。
行乞得数钱,陶然乐昕夕。
贱者未必非,贵者未必得。
置身丰歉外,庶不为物役。
钟乳一千两,胡椒八百石。
纵如彭祖寿,亦恐难毕食。
徒然使后来,笑声千载剧。
【注释】
家储万黄金,或者有忧色:家中有万贯黄金,或许就会有忧愁的神色。
家储万黄金,或者有忧色。
行乞得数钱,陶然乐昕夕。
贱者未必非,贵者未必得。
置身丰歉外,庶不为物役。
钟乳一千两,胡椒八百石。
纵如彭祖寿,亦恐难毕食。
徒然使后来,笑声千载剧。
【注释】
家储万黄金,或者有忧色:家中有万贯黄金,或许就会有忧愁的神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破晓”要求考生对整首诗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点明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意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法及效果。 第一联“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写诗人清晨起来在窗前看到园子里草木繁茂。“园荒”是说花园荒芜,而“绿欲齐”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春知来路阔
【注释】 巴里坤:唐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一带。 公孙瓒(yuàn):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临岐(qí):临别。 潸然:流泪貌。先德:指前人的德行、功业。殊乡:远方,异乡。 穹庐(qióng lú):古代蒙古族人的毡帐。 牧泽羊:放牧羊群,泛指农耕。 荒寒:荒凉寒冷。一瓯(ōu)雪:一杯雪。一瓯为量词,用于酒类。 奠(diàn):祭奠,祭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除夕夜所作
【注释】 圭峰山:即庐山。 太华三峰外:庐山在五老峰以外。太华三峰是庐山的三大主峰,因而得名。 兹峰亦削成:此峰也是削成而立。兹指这,此峰也。 空青无雾障:天空中没有云雾的障碍。 奇秀与云争:奇特的秀丽景色和云朵竞争。 直柏当胸出:笔直的柏树长在胸前。 初阳贴掌生:初升的太阳照在手上。 此江清到底:这里的江水清澈到底。 照影亦分明:倒影也清楚分明。 赏析: 首联“太华三峰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 译文:频频感叹寒冬的急促,哪还能再逢今日早晨。 - 关键词注释: - 寒序:指寒冷的季节。 - 那复:怎么能够。 - 兹晨:这个早晨。 - 值:遇到。 - 踟蹰:徘徊不前。 - 赏析:诗人在立春时节感慨时光飞逝,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向前迈进。 第2句:人意怜迟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园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 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 译文: 在郊外的别墅里,有十里远的树林,春天来临时,客人刚到。 楼上的人影显得消瘦,雨声也显得稀疏了。 虽然过了一年,但是书信依然在阅读,头发也一起梳理。 庾亮的生活很贫困,我们却和这样的人一样,一起享用园里的蔬菜。
【注释】: 1. 初三花发槛:指农历三月初三,花发满院。 2. 初五月窥门:指农历五月,门帘微开。 3. 楼小难藏影:指高楼小楼,难以隐藏身影。 4. 帘重不隔魂:指帘子重重,但无法阻隔灵魂。 5. 蛛丝黏镜湿:蜘蛛丝粘在镜子上,镜子变得湿润。 6. 鼠泪滴灯昏:老鼠泪滴在灯上,使灯昏黄。 7. 笛忆参差响:笛声悠扬,仿佛回忆中的杂音。 8. 书摩宛转痕:书页摩挲,留下曲折的痕迹。 【赏析】: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 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 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注释: - 晓色入深港:早晨的阳光照进深深的港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停桡:在河边停下船桨。 - 古原:古老的田野、原野,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地方。 - 人稀:人口稀少。 - 杨柳密:柳树茂密,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村僻:村庄偏僻,远离喧嚣。 - 鹳鹅喧:鹳和鹅在湖面上嬉戏的声音。 -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重来携幼弟:再次回来时带上了小弟。 2. 山果纷相赠:山上的果实纷纷赠送给我们。 3. 溪茶采尚新:采集的溪边茶叶还很新鲜。 4. 封书因问叔:通过信封向叔叔打听情况。 5. 劝食尚依人:劝说弟弟吃些食物,仍然依赖别人。 6. 倘复移家返:如若再次搬迁回家。 7. 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白首吾宗叔:我年老的叔父。白首指老年,吾宗指我的家族。叔父是家中辈分较高的人,故称。 2. 黄眉入室姑:黄色眉毛的人,即妻子。入室姑指妻子。 3. 未嫌新礼简:不觉得礼节过于繁琐。新礼指新婚时的新礼节,简指简约、简单。 4. 记取旧名呼:记得以前如何称呼她。 5. 历寝书留几:在卧室里留下了书。历寝指卧室,书指书籍。 6. 开筵酒在壶:打开酒壶准备喝酒。开筵指宴饮
寓兴其八 年少时满怀豪情,不屑于作词人。 垂老时筋骨衰疲,才开始勤力作文。 流亡到边远地方才回归故里,只有松菊还在身边。 父母去世已经三十年,没有弟妹来祭拜。 希望与亲人共度晚年的愿望已不能实现,墓门旁都是骨肉之人。 庆幸自己还能在一室中安息,家中子孙辈出。 长时间客居偶尔回来一趟,美味的酒又温好了。 仆人侍女站在我身旁,劝我饮酒直到一樽空了。 慰劳我固然有许多方式,但恐怕笑容不真。
【注释】 《寓兴》其九:这是作者的第九首诗。北辕穷大宛:北行到大宛国,即今中亚之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撒马尔罕。西辔隃栈阁:西去经栈阁。隃,通“栈”。 洪河狎(xiè)蛟蜃(zhěn):洪河里的水和蛟龙、蜃气相斗。沧溟截鲸鳄:大海里截住鲸鱼和鳄鱼。 回思至危境,亦即寓至乐:想到自己的处境危险,也就是在快乐。 岂惟豁双眸,胸次亦已拓:不仅眼睛开朗,心胸也开阔了。 丈夫处闾巷(lǘ xiàng)
【注释】: 1. 寓兴 其十 :诗题。“寓兴”即寄托兴怀,借诗抒情。“十”指此组诗共有十首,这是其中之一。 2. 束发事结交:束发(束发冠),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时举行的一种仪式。事结交,意即将要结交朋友。 3. 良友堪悉数:良友,好朋友。堪,值得,配得上。悉数,全部数出来。 4. 文章与谈宴:文章,指文学、学术方面的文章;谈宴,指谈论、宴会等社交活动。 5. 各有投合处:各自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
【注释】: 《寓兴》其六:诗题名。“寓兴”,寄托情思,抒发怀抱。 侧闻飞仙人:侧闻,旁闻。传说中仙人的居所。 上者居列洞:仙人居住在洞穴之中。 骑龙跨凤外:骑着龙,驾着凤。 顽石亦能控:即使顽石也能驾驭。 游行一世间:在世间四处游玩。 风伯自迎送:风神(风伯)来迎接和送别。 怡神虽足乐:心情愉悦就是最大的乐趣。 于世究无用:在世上终究是无用的东西。 况经年五百:又过去了五百年。 劫数亦殊重
【注释】 寓兴五:即《咏怀》,作者在长安时作的一首七言诗。新进喜事人:指新近提拔的官吏。不可位相将:不能胜任宰相职务。持一偏见,遑复计得丧:只凭自己的一点主观见解,哪里还能考虑得失。纷然变成法,毕竟无一当:各种法令纷纷出台,但都未能达到目的。古来大圣人:自古以来的大圣人,他们贵在继承前人的学说,而不贵于创新。周官:指《周礼》。不贵创:不重视创造新的理论和制度。邪说复首唱:邪恶的言论又开始提倡了
【诗句释义】 学术本一途,后乃判释道。 魏收最无识,作史列三教。 三教中复分,十百富名号。 争奇仍斗捷,一一欲建效。 遂令清净域,无事亦争剽。 民生半无业,物力因已秏。 合一纵甚难,何不各守要。 兼收更非计,分路或同到。 惟求心所安,誓不惑果报。 【译文】 学术原本是一途,后来却分化为佛教和道教。 魏收最为没有见识,却在史书中列出了三个宗教。 佛教、道教和儒教在三教之内又有各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