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喜事人,不可位相将。
持其一偏见,遑复计得丧。
纷然变成法,毕竟无一当。
古来大圣人,贵述不贵创。
周官不善读,邪说复首唱。
青苗市易行,天地为播荡。
巴东亦不免,时露好事状。
伟哉无口瓢,此乃真宰相。

【注释】

寓兴五:即《咏怀》,作者在长安时作的一首七言诗。新进喜事人:指新近提拔的官吏。不可位相将:不能胜任宰相职务。持一偏见,遑复计得丧:只凭自己的一点主观见解,哪里还能考虑得失。纷然变成法,毕竟无一当:各种法令纷纷出台,但都未能达到目的。古来大圣人:自古以来的大圣人,他们贵在继承前人的学说,而不贵于创新。周官:指《周礼》。不贵创:不重视创造新的理论和制度。邪说复首唱:邪恶的言论又开始提倡了。青苗市易行:实行青苗贷款政策。天地为播荡:使天下大受其益。巴东亦不免:巴东县也免不了要受到它的恩惠。时露好事状:时时露出好主意。伟哉无口瓢:多么伟大的一个没有嘴巴的水瓢。此乃真宰相:这才是真正的宰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是作者在长安时的作品。诗人在赞美古代大圣人的继承前人学说、贵在创新的精神的同时。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邪说”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全诗从赞扬古代圣明君主开始,接着指出他们“不贵创”,最后以讽刺的口吻指出那些“邪说”的出现,并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

第一联:“新进喜事人,不可位相将。”“新进”指新近提拔的官吏,“喜事人”是说这些人高兴得像得了好事一样。这里用“不可位相将”四句,说明这些被提拔的官吏,虽然有很高的才能,但却不能胜任宰相职务,而只能用他们的一点小聪明,去处理国事,这是非常让人失望的。

第二联:“持其一偏见,遑复计得丧。”这一句表明,他们所持的只是一己之见,根本不顾全局,更谈不上有什么远见卓识了。

第三联:“纷然变成法,毕竟无一当。”“变成法”,是说各种法令纷纷出台,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四联:“古来大圣人,贵述不贵创。”古代的大圣人,他们最重继承前人的学说,而不重创新。

第五联:“周官不善读,邪说复首唱。”“周官”,指《周礼》。这里批评那些不懂《周礼》的人,却自认为懂得《周礼》的人,是别有用心。

第六联:“青苗市易行,天地为播荡。”“青苗市易”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里说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得百姓受益匪浅。

第七联:“巴东亦不免,时露好事状。”“巴东”是指四川一带地方。这里用“时露好事状”来讽刺那些喜欢标新立异的人。

第八联:“伟哉无口瓢,此乃真宰相。”这里用水瓢比喻那些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能够虚心纳谏的人,是真正的宰相。

整首诗通过对新进喜事人的种种表现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于那种只知依样画葫芦,不讲求创新的人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反映了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政治现实和社会风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