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中泠泉,至此波始阔。
多年石赑屃,箸理巳欲活。
丰碑八尺柏木韬,压岸不使鼋鼍骄。
青霞赤日叠绚采,神物终须走东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江天寺晚步》,全诗如下:
曲水绕山泉,
中泠泉名也。
一曲水声流,
至此波始阔。
多年石赑屃,
箸理巳欲活。
丰碑八尺柏木韬,
压岸不使鼋鼍骄。
青霞赤日叠绚采,
神物终须走东海。
注释:
曲水:弯曲的水道。
中泠泉:即中泠泉,位于今浙江杭州市西南的西湖区西北的北山之阴,因泉水从古中泠宫流出而得名。
赑屃(biès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状似龟,有齿、背甲等特征。
箸理:指用筷子夹着食物吃的样子。
丰碑:高大的石碑。
压岸:使岸边受到压力。
鼋鼍(yuán tu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生动物,即大鳄鱼。
青霞:青色的云霞。
赤日:红色的太阳。
叠绚(xuàn):重叠绚丽。
神物:指神话中的神灵之物。
东海:指中国的东海地区,这里指中国东海上的蓬莱仙岛。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在江天寺游玩时所作,通过描绘江天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以“曲水绕山泉”开篇,点明了诗的主题。接着,诗人描述了泉水的流动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中间四句则转向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诗人提到了“石赑屃”和“丰碑八尺柏木韬”,这些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它们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最后两句则回到了对自然的描述。诗人通过描绘“青霞赤日叠绚采”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又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