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筇摩青苍,一塔压白日。
棱棱开四牖,绝顶海门出。
浓云浮江帆不举,江北江南洗春雨。
高寒钟磬已绝声,自在一铃天上语。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孤筇摩青苍,一塔压白日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清晨登临慈寿塔时的感受。”孤筇”是诗人用来攀登的竹杖,”青苍”可能指山峦的颜色,暗示了早晨的宁静和苍茫。”白日”则描绘了太阳的光芒,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高耸入云的塔带给人的冲击。
  2. 棱棱开四牖,绝顶海门出 -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塔的结构与位置。通过“棱棱”形容塔的轮廓分明,而“四牖”则可能意味着塔有多个窗口。”绝顶”指的是塔的最高点,”海门”则形容它仿佛是从大海中拔地而起。
  3. 浓云浮江帆不举,江北江南洗春雨 - 这两句转换了视角,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具体的天气和景色。”浓云”可能是说天空布满了厚重的云雾,而”浮江帆不举”则可能表示风力很大,使船帆难以扬起。”江北江南洗春雨”则表达了春天的雨水如何洗涤着长江南北的景象。
  4. 高寒钟磬已绝声,自在一铃天上语 - 这是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高寒”可能是指寒冷的高塔,”钟磬”是古代用于宗教或礼仪的乐器,”绝声”意味着不再响起。而”自在一铃天上语”则表达了即使是这样冷清的场所,也能发出如同天籁般的声音,显示出一种超脱和自由的境界。

译文:
在清晨的阳光下,我独自手持竹杖登上了慈寿塔。这座塔直插云端,仿佛是压住了白日的光芒。塔的棱角分明,像是四个窗户,让我看到了远方的美景。站在塔顶,可以感受到海的力量,就像从大海中崛起。天空中的厚重云层飘浮,江上的船帆却无法扬起,春雨洗涤着江北江南。尽管周围环境寒冷,但那座高塔上却传来了如天籁般的声音,让人感到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慈寿塔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登塔时的心境变化。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使得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来自高塔的自由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