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鸡一两声,持镰待天晓。
出门不知途,沿林警栖鸟。
宿雨零衣裳,原头刈新草。
牛饥我心急,况复犊难抱。
八口尝苦饥,饲牛尝苦饱。
【注释】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村鸡一两声,持镰待天晓;村鸡一两声,持镰待天明。
出门不知途,沿林警栖鸟;出门不知途,沿林惊飞鸟。
宿雨零衣裳,原头刈新草;宿雨零衣裳,原头割嫩草。
牛饥我心急,况复犊难抱;牛饥我心急,况且犊儿难喂养。
八口尝苦饥,饲牛尝苦饱;八口尝苦饥,喂牛常感到不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开头两句写自己清晨起床后去田间劳作,只听见几声鸡鸣,然后便提着镰刀等待着天亮。第三句“出门不知途”,描绘了作者出门时的迷茫与困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也不知道路的尽头在哪里。第四句“沿林警栖鸟”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树林里行走时,听到鸟儿的惊飞声。第五、六句则是对前面所写情景的具体描绘:宿雨淋湿了身上的衣裳,而自己在原头的草地上割着嫩草。此时,作者看到一头小牛正在吃草,心中不免有些着急,因为这头小牛毕竟还没有长成能够独立生活的壮牛,需要主人来喂养。最后两句则是对前面所写情景的总结和反思:家中共有八口人,常常因为粮食不足而挨饿;而自己却时常可以吃饱,但那些养牛的人们却常常感到饥饿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