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车一马装亦华,后乘满载敦煌瓜。
一旬戈壁苦无食,幸与瓜时适相值。
日昨长流河,今日苦水泉。
不复置茗碗,惟应进瓜盘。
两旬遥遥入关口,纵剩数瓜当亦朽,即以车藏酒泉酒。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自哈密至苦水铺作”
注释:
- “自哈密至”:指的是从哈密出发。
- “苦水铺”: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
- “作”:此处意为“前往”。
此句表达了从哈密到敦煌的旅程开始的场景,描绘了一个长途跋涉的画面。
次句:“两车一马装亦华”
注释:
- “两车一马”:形容随行的是两辆车和一匹骏马。
- “装亦华”:意味着这些随行的装备都很豪华。
这一句描绘了出行时的豪情壮志,强调了旅途的奢华与舒适。
第三句:“后乘满载敦煌瓜”
注释:
- “后乘”:后面的马车。
- “满载”:装满了东西。
- “敦煌瓜”:指来自敦煌地区的瓜果。
这里描述的是随行马车中装载了大量的来自敦煌的水果,反映了旅途中的丰富和收获。
第四句:“一旬戈壁苦无食,幸与瓜时适相值”
注释:
- “一旬”:十天。
- “戈壁”:沙漠地带。
- “苦无食”:长时间没有食物。
- “幸”:幸运地。
- “瓜时”:适合种瓜的季节。
- “适相值”:恰好相遇。
这一句表达了旅途中艰难的困境,但幸运的是在合适的季节遇到了丰收的瓜类。
第五句:“日昨长流河,今日苦水泉”
注释:
- “日昨”:昨天。
- “长流河”:河流持续流淌。
- “今日”:今天。
- “苦水泉”:苦水的源头。
通过对比昨日的河流和今日的泉水,诗人可能想表达时间的变化以及自然景观的变迁。
第六句:“不复置茗碗,惟应进瓜盘。”
注释:
- “复”:不再。
- “茗碗”:茶碗。
- “进瓜盘”:吃瓜。
这句诗描述了在旅行中不再准备茶水,而是选择食用瓜果为食。反映了旅途中的简朴生活和对新鲜食物的追求。
第七、八句:“两旬遥遥入关口,纵剩数瓜当亦朽,即以车藏酒泉酒。”
注释:
- “两旬”:二十天。
- “遥遥”:遥远的样子。
- “入关口”:进入关卡或边界。
- “纵剩数瓜当亦朽”:即使剩下几颗瓜也应该很快腐烂。
- “即以车藏酒泉酒”:就用马车来装酒泉的酒。
这两句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虽然路途遥远且条件艰苦,但仍坚持完成使命,并利用旅途中的交通工具来保存珍贵的酒泉酒。
译文
从哈密到苦水铺的旅程开始了。我们乘坐两辆马车,还有一匹马,车上装着华丽的物品,后面载着满满的敦煌瓜。在漫长的戈壁滩上,我们没有食物可吃,幸好在适合种瓜的时候找到了食物。昨天还在流动的大河,今天就变成了苦水泉。我们不再准备了茶水,只吃瓜果为食。经过二十天的行程,我们已经进入了关卡,尽管只剩了几颗瓜也已经腐烂,但还是用马车装载了酒泉的好酒。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详细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个古代旅行者在艰难环境下的生活状况。从哈密出发,跨越沙漠,经历长途跋涉,最终到达目的地的艰苦过程被生动地描绘出来。诗中通过对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的描述,传达了对生活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态度。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变化和对当地特产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家乡美食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展示了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