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捷书当可达,播州春雨不能晴。
山围城郭常时暗,花发帘栊彻夜明。
精舍未妨勤课士,粗官聊愿与谈兵。
如椽红烛烧何事,楼上闲来酒独倾。
【注释】
二月晦曰: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晦日,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使院小楼:朝廷的使院中的小楼。桃花:指春花。
长水捷书当可达:长水,泛指长江上游地区,因唐时以四川为长水监,故称;捷书,捷报,捷音。当,将要,快要。
播州春雨不能晴:播州,今贵州遵义市一带;春雨,春天的雨水。不能晴,不能晴朗。
山围城郭常时暗:山环绕着城墙和护城河,使得整个城池常常显得阴暗不明。
花发帘栊彻夜明:花在窗户上开放,使得夜晚室内明亮如昼。
精舍未妨勤课士:精舍,即学馆或书院。勤课士,勤奋地教授学生。
粗官聊愿与谈兵:粗官,地位低微的人。聊,姑且。
如椽红烛烧何事:如椽,大笔杆。红烛,燃着的红色蜡烛。烧,燃烧。
楼上闲来酒独倾:楼上,指书房。闲来,闲暇之时。酒独倾,独自斟酒。
【赏析】
此诗是作者谪居黔中时期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前四句写景抒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光图。“长水捷书当可达,播州春雨不能晴”,诗人对朝廷寄予厚望,希望朝廷能早日得到捷报,但自己被贬到偏远之地,心情十分郁闷,盼望春天的雨水能使大地回春。“山围城郭常时暗,花发帘栊彻夜明”,山环绕着城墙和护城河,使得整个城池常常显得阴暗不明;而窗边的花儿却盛开,使得夜晚室内也明亮如昼。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期望与现实中的无奈。最后两句写诗人的自娱自乐,他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仍然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希望能够通过教书育人、谈论军事等方式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