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增十岁称斋长,我后三人作学徒。
逃塾早曾窥睥睨,背灯时欲学咿唔。
楼扉敞觉书声脆,纸仿描惊字迹粗。
重向讲堂寻旧事,桂花零落杏株枯。

注释:

君比我大十岁,被称为斋长,我比你后三年成为学徒。

逃塾的时候,曾经偷偷地窥视着学堂的门窗;夜晚点灯时,想要学习模仿老师的讲课声调。

打开楼门,听到清脆悦耳的书声;看到纸上仿写的字迹,惊讶于它的笨拙。

再走进讲堂寻找那些旧日的学习场景,发现桂花凋零了,杏树也枯死了。

译文:

你比我大十岁,被称为斋长,我比你还小三年成为学徒。

逃学的时候,曾经偷偷地窥视着学堂的门窗;夜晚点灯时,想要学习模仿老师的讲课声调。

打开楼门,听到清脆悦耳的书声;看到纸上仿写的字迹,惊讶于它的笨拙。

再走进讲堂寻找那些旧日的学习场景,发现桂花凋零了,杏树也枯死了。

赏析:

首句“君增十岁称斋长”,以简洁的语言勾画了一个场景:“你比你大十岁,被称为斋长”。这里的“君”显然是指蒋少府廷耀及其弟弟上舍馨。而“斋长”,则是一个特殊的身份,象征着他们对于学问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紧接着,诗笔又转向了作者自己:“我后三人作学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的渴望和决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蒋少府廷耀及其弟弟上舍馨的敬佩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逃塾早曾窥睥睨”,描绘了作者对学堂的向往与好奇。这句中的“逃塾”指的是逃避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去偷看学堂的情况,“睥睨”则是形容偷看时的眼神,充满了好奇和羡慕。这里不仅展示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教育状况。

最后两句“背灯时欲学咿唔”,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依然坚持学习的场景。这里的“背灯”、“咿唔”都是描述学习的声音,通过这些细节,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学苦读的形象。而“楼扉敞觉书声脆”、“纸仿描惊字迹粗”等句子则更加生动地描绘了学习的氛围和效果。

最后一句“重向讲堂寻旧事,桂花零落杏株枯”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这句中的“旧事”指的是过去在学堂里发生的故事,而“桂花零落杏株枯”则寓意着时光荏苒、人事已非。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勇往直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