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
能为顽石方除恨,便作词人亦大痴。
但觉高歌动神鬼,不妨入世任妍媸。
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时。
诗句:自题磨剑室诗词后
译文:
剑之形态与箫之心性皆难以束缚,已使我终将辜负初生之时。
能为顽石除去其恨,便让我成为诗人也显得愚蠢。
但觉高歌能动神鬼,不妨入世任其妍媸。
只惭洛下书生咏此诗,又洒泪于新亭一时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柳亚子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剑的形态和箫的心性以及顽石和词人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人也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傲,认为自己虽然不能像顽石那样消除仇恨,但也能像词人一样大智若愚。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能够进入社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他也深知自己的才华并不足以让他在社会中取得成功,所以只能感叹自己的无奈和悲哀。
注释:
- 剑态箫心不可羁:形容剑的姿态和箫的心性无法被束缚。
- 已教终古负初期:已经让整个时代都感到羞愧。
- 能为顽石方除根:即使像顽石那样顽固的人也能被清除。
- 便作词人亦大痴:即使是词人也会觉得自己很愚蠢。
- 但觉高歌动神鬼:但觉得高歌可以感动神灵。
- 不妨入世任妍媸:不必拘泥于世事,随遇而安。
- 只惭洛下书生咏:只惭愧于洛下(洛阳)的一个书生写了一首诗。
- 洒泪新亭又一时:在新亭上洒下眼泪,又是一次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剑、箫、顽石、词人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展现了自己的自信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