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性堪怜未易驯,淮南秋老桂先焚。
三年讵忍埋苌叔,一语无端死伯仁。
嚼血梦中犹骂贼,行吟江上苦思君。
新亭风景今非故,遗恨悬知目尚瞋。
诗句释义及注释:
- “龙性堪怜未易驯,淮南秋老桂先焚”:
- 这两句表达了对周实丹烈士的同情和哀悼。龙性代表烈士的英勇和坚强,而“未易驯”说明其性格坚毅难以驾驭。秋天的淮南地区草木凋零,桂花首先被火焰吞噬,象征着烈士生命的短暂与凋敝。
- “三年讵忍埋苌叔,一语无端死伯仁”: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对烈士命运的悲悯和不舍。“讵忍埋”表达了无法接受将烈士埋葬的现实;“伯仁”指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之推,因其忠诚而被晋文公放火焚烧以逼其自尽,这两句诗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增强情感表达。
- “嚼血梦中犹骂贼,行吟江上苦思君”: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梦见烈士在梦中仍然愤怒地斥责敌人,表明烈士的忠诚和不屈的精神仍在心中回响;同时,行吟江上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为国忧心、思念故土的孤独和无助。
- “新亭风景今非故,遗恨悬知目尚瞋”:
- 这两句描写了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政治变迁给烈士带来的遗憾。诗人想象烈士生前所景仰的新亭如今已非往昔模样,他的遗恨依然清晰可见,眼中的愤恨和不平未减。
译文:
我不禁哀叹周实丹,他虽勇猛如龙却终难驯服,淮南之地秋风萧瑟,桂花早已凋零,而他的生命也随着季节消逝。三年来我们怎能忍心将他埋葬?那一句无心之语竟然成了他生命的终结,我们悲痛欲绝。梦中他还在愤怒地骂贼,行吟江上我们苦苦思念着你。如今新亭的风景已不再,但你的遗恨依然存在,我知道,你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周实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首联通过对龙性的描述展现了烈士的英雄气概;颔联则通过描绘淮南秋景和桂花先行凋零的画面,寓意烈士生命的短暂与凋零;颈联通过对比“三年讵忍埋”与“一语无端死”,表现了诗人对烈士命运的无奈与悲痛;尾联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行吟与思念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烈士精神的传承与哀伤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烈士高尚品质的崇敬,也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无限敬意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