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倡义闻天下,今日淮南大有人。
辽海烽烟多故鬼,皖江风雨泣遗民。
辍耕陈胜思张楚,函首于期竟入秦。
莫问虹桥旧时月,衣冠梅岭也成尘。

诗句注释:

  • 寿春倡义闻天下:寿春,古地名,这里指代革命活动。倡义,发起义举。天下,指全国范围内。此句意为寿春地区发起的革命活动已经闻名全国。
  • 今日淮南大有人:淮南,古代地名,现指中国某地区的淮南地区。人,指有志之士、人才。此句意指如今在淮南地区涌现出了许多有志之士和人才。
  • 辽海烽烟多故鬼:辽海,泛指北方的海域。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用的一种烟火。故鬼,死去的鬼魂。此句描绘了辽海一带战争连绵不断,许多士兵牺牲的场景。
  • 皖江风雨泣遗民:皖江,即今天的安徽长江流域。风雨,形容天气恶劣,此处也可理解为社会动荡不安。遗民,失去国家的臣民。此句描绘了皖江地区因战乱而遭受苦难,许多百姓流离失所。
  • 辍耕陈胜思张楚:辍耕,停止耕作。陈胜,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张楚,指陈胜领导的反秦政权。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胜放弃农耕生活,转而投身起义斗争的怀念之情。
  • 函首于期竟入秦:函首,指写信将头颅送给敌人。期,指约定的时间。秦,秦国,这里指代秦地。此句意为在约定的时间内(可能是指投降),许多人被送往秦国并最终被消灭。

诗句赏析:

  • 《哭熊味根烈士》是柳亚子在清末至现当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的缅怀与哀悼。
  • 该诗通过描绘南北各地的战争场景,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其中“辽海烽烟多故鬼,皖江风雨泣遗民”两句尤为生动,通过对战场的描述,传达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 在最后两句中,柳亚子通过“辍耕陈胜思张楚,函首于期竟入秦”表达了对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英勇牺牲的人们的哀悼与追忆。

综合分析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