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边濑。
花边埭。
泊船刚与高楼对。
门开处。
垂杨树。
多无聊赖,乱飘烟絮。
去。
去。
去。
红阑外。
青帘内。
依稀有个筝人在。
凭弦柱。
分明语。
风波如此,劝公毋渡。
住。
住。
住。

【解析】

1.重渡扬子江,意思是:再次渡过扬子江。“扬”是“江南”,这里泛指江河,“子”通“资”,“江”是长江的别称。重渡:再一次渡过。2.沙边濑,意思是:江边沙滩上小水沟中水声潺潺。濑:水流湍急的地方。3.花边埭,意思是:江边的堤坝上鲜花盛开,景色美丽。“花边”指岸边,“埭”是堤坝的意思。4.泊船刚与高楼对,意思是:我停靠船刚刚看到楼上有人。刚:刚;对:对着。5.垂杨树,意思是:柳树垂下了长长的枝条,随风摇曳。6.多无聊赖,乱飘烟絮,意思是:多么无聊啊!柳条纷乱地飘动着,好像飞絮一般。7.去。去。去。红阑外,青帘内,意思是:远远望去,红色的阑干外面,青色的帘子里面。8.依稀有个筝人在,意思是:隐约可以看到有弹奏筝的人。9.凭弦柱,分明语,意思是:靠在琴弦上弹奏筝柱。10.风波如此,劝公毋渡,意思是:如今局势如此动荡不安,你不要再继续前行了。毋:不要。

译文:

重游扬子江边,见到美丽的景色又见到了心爱的人。她站在楼头,倚着琴弦弹筝柱。可是,如今国势如此动荡不安,我不再前进。

赏析:

此词是作者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下狱后所作之词。词中通过描写一个思妇登高望远时触景生情,借弹筝抒怀的情景来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满腹冤屈。全词写景抒情,感情沉郁,意境开阔,笔法简练。

上片起句写景:“重渡扬子江”。首句即景设问,点明自己要重渡扬子江。次句写江边景色:“沙边濑。花边埭。”两句写出了扬子江边的美丽景色。“沙边”指江边的沙滩。“濑”是指湍急的流水。“花边”则指江边堤坝上的繁花。“埭”指水边的堤坝。“沙边濑”“花边埭”两句写出了扬子江边的美丽景色,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情感作了铺垫。

过片后三句写登高望远所见所感:“泊船刚与高楼对。门开处,垂杨树。多无聊赖,乱飘烟絮。”这三句写出了词人登上高楼眺望远方时所看到的景色。在作者笔下,高楼、垂杨、烟絮等景象都是凄凉、萧条的,这都反映了词人此时的悲愁和无奈。“去。去。去。”三句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感受。这几句是词人在登高望远后发出的感慨和叹息,表达了他内心的悲苦。“去”字写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之情。

下片写景抒情,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悲苦之情。“红阑外,青帘里,依稀有个筝人在。”三句写出了词人眼中的美景,以及心中的感情。这几句是写词人看到了一个女子正在弹奏筝,但是他却看不见她的身影。“凭弦柱,分明语,风波如此,劝公毋渡。”这几句是写词人听到了女子弹奏筝的声音,但是她说的话却像是风中的烟絮一样飘忽不定。“风波如此,劝公毋渡。”这一句是词人对眼前形势的感叹和担忧。他担心自己的处境如同这风浪一般难以预料,因此劝诫自己不要前行,不要继续前行。

全词以“重渡扬子江”开头,以“住”结束,结构上首尾呼应,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变化过程。全词语言朴实无华,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而含蓄,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