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岁辛丑,闰厄六月杪。
五行火息水,金气铄原燎。
号万性不齐,可怜群就燥。
焚如到松竹,况乃灌溉草。
薪醮等摧残,庖厨助煎煼。
井枯池亦竭,是处开龟兆。
瓢饮且维艰,腹枵讵易饱。
苗田溥斯害,立作栖苴槁。
民病思下泉,吏才贪上考。
方徵晋阳丝,肯藉琅琊稻。
吾宁忍听睹,独卧忧悄悄。
巷北走里巫,门前来野老。
纷然聚其族,愁叹际昏晓。
或云尧汤年,七旱九水潦。
周官列荒政,六祝五曰祷。
村中有神社,禋自唐宋肇。
曷不往乞灵,庶登稼穑宝。
杖藜随伴出,趁此星月皎。
敢辞衣涉露,翻觉沾湿好。
古庙散群鸦,荒庭无汛扫。
片香仓卒炷,觊彻星象表。
土偶了不闻,吁嗟向晴昊。
天门詄荡荡,赤日仍杲杲。
感应理岂无,祈年或宜早。
况闻兵犹火,旱实兵所召。
不见闽海疆,熢烟接穷岛。

这首诗是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年)闰六月的祷雨辞。诗人通过祈祷降雨,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担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康熙岁辛丑,闰厄六月杪”:康熙十二年,闰年的六月结束。
  2. “五行火息水,金气铄原燎”:五行中的火熄灭了,水开始泛滥;金气破坏了原野。
  3. “号万性不齐,可怜群就燥”:人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都在炎热中受苦。
  4. “焚如到松竹,况乃灌溉草”:火焰烧毁了松树和竹子,更不用说农田里的草木了。
  5. “薪醮等摧残,庖厨助煎煼”:祭祀用的柴火被烧毁,厨房的烹饪工具也被烧焦了。
  6. “井枯池亦竭,是处开龟兆”:井水干涸,池水也干了,到处都是干旱的迹象。
  7. “瓢饮且维艰,腹枵讵易饱”:喝瓢水也很艰难,肚子饿得难以填饱。
  8. “苗田溥斯害,立作栖苴槁”:田地被旱灾摧毁,庄稼都枯萎了。
  9. “民病思下泉,吏才贪上考”:百姓生病想跳井自尽,官员却贪婪地想要得到上级的奖赏。
  10. “方徵晋阳丝,肯藉琅琊稻”:正在征召晋国的丝线,难道要依赖琅琊的水稻?
  11. “吾宁忍听睹,独卧忧悄悄”:我宁愿忍受这一切,独自忧虑。
  12. “巷北走里巫,门前来野老”:在小巷子里遇到一个巫婆,门口有一个老农。
  13. “纷然聚其族,愁叹际昏晓”:他们聚集在一起,愁苦叹息,从早到晚。
  14. “或云尧汤年,七旱九水潦”:有人说尧舜时代,有七年的旱灾和九年的水灾。
  15. “周官列荒政,六祝五曰祷”:周朝的官书中列出了各种荒政,有六个祷告和五个祈祷。
  16. “村中有神社,禋自唐宋肇”:村子里有一个神灵的庙宇,是从唐朝和宋朝就开始建立的。
  17. “曷不往乞灵,庶登稼穑宝”:为什么不去祈求神灵,希望庄稼能够丰收呢?
  18. “杖藜随伴出,趁此星月皎”:拿着拐杖跟随着一起出去,趁着星光明亮的时候。
  19. “敢辞衣涉露,翻觉沾湿好”:我虽然不敢说不穿露水衣服,但是感觉湿润反而很好。
  20. “古庙散群鸦,荒庭无汛扫”:古老的庙宇里有成群的乌鸦,荒芜的庭院里没有扫帚。
  21. “片香仓卒炷,觊彻星象表”:匆匆点燃了一炷香,希望能看到星象的变化。
  22. “土偶了不闻,吁嗟向晴昊”:土地神的木偶不说话了,唉声叹气的看着晴朗的天空。
  23. “天门詄荡荡,赤日仍杲杲”:天空的门敞开着,阳光依然明亮照耀着大地。
  24. “感应理岂无,祈年或宜早”:感应的道理难道是没有的吗?祈祷年景可能会提前到来。
  25. “况闻兵犹火,旱实兵所召”:何况听说战事像火灾一样凶猛,这场干旱其实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26. “不见闽海疆,熢烟接穷岛”:看不到福建省的海域,浓烟一直连接到遥远的岛屿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