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同朝友,萝轩与田居。
竹深乃同年,通籍甫岁馀。
后先解组去,各守先人庐。
钱子我弥甥,比亦赋归与。
世途日湫隘,亲旧旋凋疏。
合并复何幸,皓首仍相于。
湖山近可樵,湖水浅可渔。
此生知几见,莫负秋风初。
《重至西湖杂感六首·其五》是一首由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钱谦益创作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昔我同朝友:
- 描述与作者一同在朝廷为官的朋友,暗示了曾经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友情。
- 萝轩与田居:
- 指的是作者过去在京城中的住所,即所谓的“萝轩”或“田居”,反映出作者在官场上的不同生活状态。
- 竹深乃同年:
- “竹深”指的是竹林深处,象征隐逸的生活,而“乃同年”则表明作者与某人有相同的资历或地位。
- 通籍甫岁余:
- “通籍”指的是获得官职,“甫”是刚刚的意思,表示作者刚刚获得了官职不久。
- 后先解组去:
- “解组”是指辞去官职,回到故乡或隐居的生活,“后先”可能指先后离开朝廷的人。
- 各守先人庐:
- 每个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守护着祖先留下的房屋和田地。
- 钱子我弥甥:
- 提到“钱子”可能是钱谦益的侄子或其他亲戚,而“我弥甥”则表示作者与钱家的关系更为亲近。
- 比亦赋归与:
- 这里的“比”可能指的是钱谦益,表示钱谦益也有辞官归隐的意愿。
- 世途日湫隘:
- 描述了当时社会环境日益恶化,竞争激烈,使得人们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
- 亲旧旋凋疏:
- 表达了亲朋故旧逐渐疏远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变迁的感慨。
- 合并复何幸:
- “合并”可能指的是重新聚集或是恢复原有的联系,“何幸”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团聚的幸运和喜悦。
- 皓首仍相于:
- 表示即使年老,仍然能够相互陪伴,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不减当年的情谊。
- 湖山近可樵:
- 描绘了作者晚年居住的环境,湖山附近适合打柴,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湖水浅可渔:
- 虽然湖水较浅,但仍然适合钓鱼,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满足。
- 此生知几见:
-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相聚时刻。
- 莫负秋风初:
- 强调了珍惜每一个秋天,不要让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珍视。
通过对《重至西湖杂感六首·其五》的逐句解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古诗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钱谦益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也传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