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垢人,多生依净土。
无端堕五浊,特以有身故。
自从归田来,迷昩晚稍悟。
虽逃尘土汨,尚被诗酒污。
虮虱缘见侵,浣除急先务。
山僧开浴室,午告汤沭具。
爱此松下风,解衣入云雾。
微温彻毛发,积患瘳沉锢。
涤肠即未能,搔背不犹愈。
老蝉初脱壳,呼吸通清露。
㗳焉忘其身,垢腻于何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
“西林庵浴”:西林庵,在今安徽歙县西南。据《太平寰宇记》载:“唐天宝元年(742),敕于西天目山建寺,因名西林。”西林庵位于黄山南麓,为著名的道观。庵中建有浴室,是游人沐浴的地方。浴,洗浴。
“我本无垢人”:我本来没有污垢的人。垢,污秽。
“多生依净土”:许多人依赖佛教修行的净土而得救。净土,指西方极乐世界。此句表明自己虽信佛,但未修到净土。
“无端堕五浊”:无缘无故堕入五恶浊世,即陷入尘世之中。五浊,佛教语,指世间五种恶劣环境:劫浊、众生浊、烦恼浊、命浊、见浊。
“特以有身故”:只因为有了身体的缘故。特,特意或由于。
“自从归田来”:自从回归田园以来。归田,归隐。
“迷昩晚稍悟”:迷惑了很久,后来才稍微有所醒悟。昩,同“惑”。
“虽逃尘土汨”:虽然能够摆脱世俗的污染。
“尚被诗酒污”:还被诗酒玷污。
“虮虱缘见侵”:虱子因为看见而侵入。虮,虱的一种。
“浣除急先务”:清洗去除这些污垢是首要任务。急,急迫。
“爱此松下风”:喜爱这松下吹来的清风。爱,喜爱。此,这。松,指松树林。
“解衣入云雾”:脱去衣服走进云雾。解衣,指解下衣襟。云,云雾;喻指松林。此句形容沐浴时松林中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清幽宁静之感。
“微温彻毛发”:微温使毛发温暖。彻,透。
“积患瘳沉锢”:多年的疾病终于痊愈。瘳,病愈;痼疾,久治不好的疾病。沉锢,深埋的病根。
“涤肠即未能”:洗涤肠道还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涤肠,指用药物洗涤肠胃。
“搔背不犹愈”:搔背部也还是不能治愈。搔,用手按摩。犹,还是。这句说即使用这种方法也不能治愈自己的疾病。
“老蝉初脱壳”:一只刚从壳里出来的知了。老蝉,指夏至后出生的蝉。
“呼吸通清露”:知了吸吮着清澈的露水。通,接触。
“㗳焉忘其身”:它竟然忘记了自身。㗳,同“翼”。翼,飞的意思。
“垢腻于何附”:污垢附着在身上哪里?于何处,在哪里。
【赏析】
首联点出诗人本是无垢之人,只因生在尘世间,所以难免沾染尘埃。颔联写自己堕入五浊之世是由于有身在世的原因,颈联写诗人归隐后,仍然不能摆脱尘世的污染。尾联写沐浴后,诗人觉得身上的污垢都洗去了,但疾病仍未痊愈,甚至更严重了。最后两句写诗人想用拍打背部的方法来治病,但也没有完全治好。全诗语言质朴,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无奈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之情。
【答案】
我本是无尘之人,却偏偏生在尘俗世界,因此不免沾染尘埃(或:我本来没有污秽,却常常处于污浊之中)。
我本来就没有罪恶(过错)的人,却常常陷入罪恶(过错)的泥潭。
自从归隐之后,我迷惘不已,后来才稍微有所醒悟。虽然可以摆脱世俗的污染,但仍然被诗酒所染(或:尽管我可以逃避世俗的污染,但仍被诗酒所沾污)。
我的身上有很多虱子(虮虱),是因为看见了它们才侵入肌肤的。我脱下了衣襟进入清凉的云雾之中,用微温和轻抚的方式让全身的毛发都感到舒畅(微温彻毛发),多年的疾病终于痊愈了。洗涤肠道还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涤肠即未能),搔背部还是无法消除疾病(搔背不犹愈)。一只刚从壳里出来的知了(老蝉初脱壳),吸吮着清澈的露水(呼吸通清露)。它竟然忘记了自身(㗳焉忘其身),污垢附着在身上哪里(垢腻于何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