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生寄长世,如浮亦如沈。
高人付达观,旦暮犹古今。
下士重其宝,服食延分阴。
相去九牛毛,奚翅尺与寻。
造物本无物,荣枯随所任。
奈何才不才,分量费酌斟。
才者或夭折,不才乃森森。
此枋竟谁持,报施昧善淫。
嗟嗟张氏子,质秉玉与金。
十五工文词,长老咸叹钦。
二十举乡贡,恒苦疾疢侵。
夙慧天所骘,道根种何深。
自知不永年,潇洒托清吟。
三十遽谢世,一笑遗冠簪。
敛以僧伽黎,尺乎尸陀林。
其生类知道,没岂无知音。
我作哀挽词,以慰乃父心。

这首诗是张蒿的挽词。诗中描述了张蒿之子才华横溢,但不幸早逝,表达了对儿子的惋惜和哀悼之情。

短生寄长世,如浮亦如沈。
高人付达观,旦暮犹古今。
这是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张蒿之子的短暂生命。他的才华如同飘浮的水花,时而沉没,时而升腾,但他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无论何时都是古今中外所敬仰的人。

下士重其宝,服食延分阴。
相去九牛毛,奚翅尺与寻。
这是第二句,表达了张蒿对儿子的珍视和怀念。他虽然地位低下,但却重视儿子的价值,希望他能够长寿健康。他深知自己与儿子之间的差距就像九牛毛和一尺、一寻的距离一样遥远,但他仍然希望能够弥补这份遗憾。

造物本无物,荣枯随所任。
奈何才不才,分量费酌斟。
这是第三句,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命运和价值。然而,命运却像一块秤砣,让人难以捉摸,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心思去衡量自己的价值。

才者或夭折,不才乃森森。
此枋竟谁持,报施昧善淫。
这是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凋零的无奈和感慨。有才能的人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过早地离世,而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则会显得更为突出。诗人不禁感叹道:“这究竟是谁在掌握着命运呢?难道只有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才能真正获得成功吗?”

嗟嗟张氏子,质秉玉与金。
十五工文词,长老咸叹钦。
二十举乡贡,恒苦疾疢侵。
夙慧天所骘,道根种何深。
自知不永年,潇洒托清吟。
三十遽谢世,一笑遗冠簪。
敛以僧伽黎,尺乎尸陀林。
其生类知道,没岂无知音。
我作哀挽词,以慰乃父心。
这是尾声部分,诗人回顾了张蒿之子的成长历程,并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怀念和祝福。同时,他也向父亲表示了自己的哀悼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词,通过对张蒿之子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才华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家庭情感的关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