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二百年,代易族姓滋。
此事载邑乘,四方或未知。
安溪贤相公,畿辅旧保釐。
训俗务根柢,仁亲以为期。
表彰先朝事,欲令来者思。
手立孝子传,复为孝子诗。
诗中何所云,代述孝子词。
读之尽流涕,恍然目击时。
康叔生奉母,曹娥死负尸。
敢请追配古,大书勒诸碑。
文安王孝子诗奉和安溪相国作
到今二百年,代易族姓滋。
此事载邑乘,四方或未知。
安溪贤相公,畿辅旧保釐。
训俗务根柢,仁亲以为期。
表彰先朝事,欲令来者思。
手立孝子传,复为孝子诗。
诗中何所云,代述孝子词。
读之尽流涕,恍然目击时。
康叔生奉母,曹娥死负尸。
敢请追配古,大书勒诸碑。
注释:到了现在有二百八十年,世代更换家族姓氏滋生了。这件事记载在县志上,但其他地方的百姓可能不知道。安溪贤明的相公,是畿辅一带的保护者和表率。致力于风俗教育的根本,以仁爱亲人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宣传表彰古代的事情,希望让后来的人有所思考。亲手建立的孝子传,再次写下孝子诗。诗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代代都讲述孝顺的儿子的故事。读了这首诗之后,我流泪不止,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周代的康叔生奉侍母亲,曹娥死后背着尸体。我敢请求将他们追配到古代,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赏析:这首诗是在对文安王奉和安溪相国所作孝子诗的回应。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古代孝子事迹的赞扬,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期许。他希望通过这篇作品,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古代的孝子故事,从而传承和发扬这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