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前仰而犁,鸦后俯以拾。
牛岂为鸦耕,鸦因牛得粒。
农夫呞牛长苦饥,不如鸦群饱食东西飞。

【注释】

  1. “鸦拾粒行”:乌鸦在地上拾食。
  2. “牛前仰而犁,鸦后俯以拾”:牛在前耕作,乌鸦在后方捡食。
  3. “牛岂为鸦耕,鸦因牛得粒”:牛难道是为了给乌鸦耕地吗?乌鸦因为有了牛的帮助,才有机会吃到粮食。
  4. “农夫呞牛长苦饥,不如鸦群饱食东西飞”:农夫们辛辛苦苦地喂养牛,却常常挨饿;与其让农夫们辛苦劳作,还不如让乌鸦群吃饱了飞来飞去,自在快乐。

【译文】
乌鸦在地上啄食,牛在前面耕作,而乌鸦在后方捡食。牛不是为了给乌鸦耕地,而是为了帮助乌鸦获得食物。如果农夫们辛辛苦苦地喂养牛,结果却是他们自己挨饿,那么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乌鸦群吃饱了飞来飞去,自在快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夫与乌鸦的故事。农夫辛勤地喂养牛,却常常挨饿,而乌鸦则可以享受丰盛的食物,自由自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农夫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鸦拾粒行”,直接描绘了乌鸦在地上啄食的情景。这里的“鸦”指的是乌鸦,“拾粒行”则是形容乌鸦在地上觅食。

次句“牛前仰而犁,鸦后俯以拾”,进一步描绘了农夫与牛、鸦之间的关系。牛在前面耕作,而鸦在后面捡食。这句诗通过对农活的描写,反映了农夫们的辛勤付出和无奈。

第三句“牛岂为鸦耕,鸦因牛得粒”,诗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牛要为了乌鸦耕地呢?这是因为乌鸦通过牛的帮助获得了食物。这句诗揭示了农夫们的努力与收获之间的矛盾,也表达了诗人对农夫们辛勤付出的同情。

第四句“农夫呞牛长苦饥,不如鸦群饱食东西飞”,是对农夫生活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用“呞”表示抱怨,暗示农夫们之所以挨饿,是因为牛的耕作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乌鸦群的羡慕之情,认为它们能够吃饱喝足,自在飞翔。

最后一句“不如鸦群饱食东西飞”,则是诗人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反思。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诗人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呼吁人们关注社会不公现象,追求更合理的分配制度,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