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谟平土奏安澜,诏举时巡万国欢。
棡鼓无声传过辇,场功初毕候鸣銮。
恩波先沛三春雨,瑞雪都忘十月寒。
微贱不知天上事,讴歌遥向彩云端。
𧇖藻纷缤布九垓,丽天云汉并昭回。
观光岂独臣邻喜,就日争随父老来。
作息自安歌帝力,旁求何幸及凡材。
只应圣主同元化,雨露沾濡到草莱。
赴召纪恩诗
圣谟平土奏安澜,诏举时巡万国欢。
棡鼓无声传过辇,场功初毕候鸣銮。
恩波先沛三春雨,瑞雪都忘十月寒。
微贱不知天上事,讴歌遥向彩云端。
𧇖藻纷缤布九垓,丽天云汉并昭回。
观光岂独臣邻喜,就日争随父老来。
作息自安歌帝力,旁求何幸及凡材。
只应圣主同元化,雨露沾濡到草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以下是逐句的翻译与赏析:
- 圣谟平土奏安澜,诏举时巡万国欢。
- 此句表明皇帝的睿智和仁德,能够平息战乱(”圣谟”),使国家安定。接着,皇帝下令进行全国性的巡视工作,使得各地都欢欣鼓舞。
- 棡鼓无声传过辇,场功初毕候鸣銮。
- 在这里,’棡鼓’可能是指一种乐器,其声音清脆悦耳,但在这诗里它被比作没有发出声响的工具。’辇’是指皇帝的车驾,’场功初毕’意味着皇帝的巡视已经结束。在皇帝离开时,鸣响着銮铃。
- 恩波先沛三春雨,瑞雪都忘十月寒。
- 这两句表达了皇帝的恩泽遍及全国,如同春天的雨水滋润万物;同时,皇帝的恩泽也如冬天的白雪般纯净无暇,让人们忘记了秋天的寒冷。
- 微贱不知天上事,讴歌遥向彩云端。
- 虽然诗人自己地位卑微(”微贱”),但他并不知道这些高远的事情(”天上事”)。他只能遥想皇帝的快乐,通过歌声赞美。这种情感表达出对皇帝的深深敬仰。
- 𧇖藻纷缤布九垓,丽天云汉并昭回。
- ‘𧇖藻’是指美丽的花朵,’九垓’是古代神话中的最高处,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权力无处不在,如同天空中的云彩一般灿烂。
- 观光岂独臣邻喜,就日争随父老来。
- 皇帝的视察让周围的人们都感到高兴(”就日”指的是太阳),他们纷纷前来观看。这反映出皇帝的巡视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尊敬。
- 作息自安歌帝力,旁求何幸及凡材。
- 皇帝的治理使人们生活安定,无需担忧(”作息自安”),这是对皇帝治理能力的赞赏。同时,皇帝的恩赐也惠及了普通人(”旁求何幸”),这表明了皇帝的仁政。
- 只应圣主同元化,雨露沾濡到草莱。
- 最后两句是对皇帝的赞美,认为皇帝的德行与天地相通,恩泽遍布每一个角落。这表现出诗人对皇帝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