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既已勤,其长亦奋迅。
窠窠尽发泄,生意不少吝。
连朝风日晴,秋蟥忽成阵。
洒灰得方法,经验始深信。
幸是力能施,何难手除疢。
黍苗被虫食,四野年不顺。
老圃夺天工,忍饥聊免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共四章。下面是每章的诗句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 灌溉既已勤,其长亦奋迅。
- 诗句: 灌溉既然已经勤劳地进行了,它的生长也奋力向前发展。
- 译文: 既然已经努力灌溉了,那么作物的生长就会奋力前进。
- 注释: “灌溉”指的是给作物浇水;“勤”表示勤奋;“其长”指作物的长势,“奋迅”形容生长迅猛。
- 赏析: 这里反映了作者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体会。通过灌溉,作物得到了滋养,从而生长迅速,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
- 窠窠尽发泄,生意不少吝。
- 诗句: 那些窝窝都充分地散发出生机,生意不会吝啬。
- 译文: 所有的窝窝都充分地释放出生机,不会吝啬自己的生命。
- 注释: “窠窠”指窝状或团块状的植物结构;“发泄”即释放;“生意”指生命力。
- 赏析: 这里描述了植物生长旺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
- 连朝风日晴,秋蟥忽成阵。
- 诗句: 连续几天风和日丽,秋虫忽然组成了阵势。
- 译文: 连日来的晴好天气让秋天的虫子突然形成了一种阵势。
- 注释: “秋蟥”指的是某些昆虫,如蚊子等在秋季活跃的现象;“成阵”意味着形成一定的规模或数量。
- 赏析: 这里描绘了天气转晴后,自然界中昆虫活动增多的场面,反映了季节变化对生物活动的影响。
- 洒灰得方法,经验始深信。
- 诗句: 撒上灰粉掌握了方法,实践经验让我更加相信。
- 译文: 掌握了撒灰的方法后,实践让我更加相信。
- 注释: “洒灰”可能是指某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得方法”指的是学会了技巧和方法。
- 赏析: 这里体现了从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来积累经验和知识。
- 幸是力能施,何难手除疢。
- 诗句: 幸亏我能尽力去施加力量,有什么困难手就能除去病痛。
- 译文: 幸好我有能力去尽力施展,有什么困难我的手就能去除病痛。
- 注释: “力能施”指的是有力量可以施展;“疢”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疾病或烦恼之类的问题。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只要有力量就能够解决问题。
- 黍苗被虫食,四野年不顺。
- 诗句: 黍苗被虫子吃掉了,四周的田野每年都不太平。
- 译文: 黍苗被虫子吃坏了,整个田野每年都不得安宁。
- 注释: “黍苗”指的是庄稼的一种;“被虫食”指的是受到害虫的侵害;“四野”泛指周围的土地。
- 赏析: 这里描写了农作物遭受害虫破坏的情景,反映了农民的辛苦以及对丰收的期盼。
- 老圃夺天工,忍饥聊免馑。
- 诗句: 老园丁夺走了大自然的造化,忍受饥饿才能免去饥荒。
- 译文: 老园丁虽然违背了自然的造化,但为了生存只能忍受饥饿,勉强能够避免饥荒。
- 注释: “夺天工”指违背或破坏了自然的规律;“馑”指饥荒;“聊”表示勉强或无奈。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坚韧,以及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的生存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