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润苔痕,幽人杖藜至。
池边一株雪,狼籍香满地。
不忍踏成泥,犹存惜花意。
平生无长物,外遇中鲜滞。
一出动经年,窥园偶然事。
敢为花作主,吾老身如寄。
乃复补樊篱,遮防亦情累。
小童如我懒,长养蔷薇刺。
欲剪又踌蹰,何当绝非类。

诗句释义:

  1. “雨后行园梅花已落”:描绘了雨后园中的梅花凋零的景象。
  2. “力辈方编篱”:指作者正在修补竹篱笆,暗示其辛勤劳作的场景。
  3. “宿雨润苔痕,幽人杖藜至”:描述了由于雨水的滋润,地面上的青苔显得更加清晰,而一位隐士携带着藜杖走来。
  4. “池边一株雪,狼籍香满地”:形容梅花落下时,花瓣散落一地,地上满是香气。
  5. “不忍踏成泥,犹存惜花意”:表达了即使梅花落在地上,也不忍将其踩成泥土,仍保留着爱惜之情。
  6. “平生无长物,外遇中鲜滞”:表达了作者一生清贫,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但对外来之物却很少接受。
  7. “一出动经年,窥园偶然事”:每次外出归来,都会在花园中徘徊片刻,这是作者的一种习惯或寄托。
  8. “敢为花作主,吾老身如寄”: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愿意做这件事的主人,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9. “乃复补樊篱,遮防亦情累”:再次修补竹篱笆,既是为了保护园中的植物,也是出于对情感上的负担。
  10. “小童如我懒,长养蔷薇刺”:描述家中的小童(可能是指作者的孩子)也像蔷薇一样生长得有些懒散,而自己则努力地照料它们。
  11. “欲剪又踌蹰,何当绝非类”:表达了想要修剪掉这些杂草的愿望,但又犹豫不决,担心与这些蔷薇不相似。

译文
在春雨过后,我走在园中,发现梅花已经落下。我在修补篱笆,因为外面来了一位拄着藜杖的隐士。地上铺满了青苔,而池边的一株雪白花朵散落在地上,散发着香味。我不忍心将它踩成泥土,仍然保留着爱惜它的情感。我的一生没有太多珍贵的物品,但对于外来的东西却很难接受。每次外出归来,我总会在花园中徘徊片刻,这是我的一种习惯或寄托。我愿意为这些花儿做主,尽管我已经年老体衰,但我仍想承担这个角色。因此,我又修补了篱笆,以保护自己的园子。这既是为了保护园中的植物,也是一种情感上的责任。家中的小童(可能是指作者的孩子)也像我一样懒散,而我则努力地照料他们。我想修剪这些杂草,但又犹豫不定,担心这样做会与这些蔷薇有所不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雨后行园梅花已落”便设定了场景,随后的诗句逐一展开,展现了作者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诗中多次提到“不忍踏成泥”,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坚持自我、承担责任的决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