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大圣人,重去父母邦。
人情非得已,孰肯违故常。
先生少而孤,依舅居丹阳。
母殁即葬此,后乃官南康。
官贫久不归,迁柩于九江。
仁心重庐墓,卜筑匡山傍。
托名寓濂溪,中岂忘故乡。
同时往还辈,无若苏与黄。
犹不谅此意,作诗徒夸扬。
我来千载后,拜公谒祠堂。
荒畦被秋禾,四野烟茫茫。
湓城贤太守,为政持大纲。
度地面三峰,种莲池中央。
煌煌谥告石,举废今方将。
愿备洒扫人,幸勿挥门墙。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苏轼所作,描绘了濂溪先生周濂溪的生平和事迹。

诗句与译文:

  1. 经周濂溪先生废祠
  • 注释: 经过(访问、参观)濂溪先生的祠庙。
  • 译文: 经过周濂溪先生的祠堂。
  1. 尼山大圣人,重去父母邦。
  • 注释: 尼山是周濂溪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被视为大圣人;重去父母邦,意为回到自己的故乡。
  • 译文: 周濂溪先生作为尼山的大圣人,再次回到他的故乡——自己的出生地。
  1. 人情非得已,孰肯违故常。
  • 注释: 人情,指人情世故;得已,不得已;违,违背;故常,原来的习惯。
  • 译文: 人情世故使得人们不能违背原来的习惯。
  1. 先生少而孤,依舅居丹阳。
  • 注释: 年少时失去了双亲,依靠舅舅生活。
  • 译文: 年轻时失去了双亲,依靠舅舅生活在丹阳。
  1. 母殁即葬此,后乃官南康。
  • 注释: 母亲去世后,就在这里安葬;后来被任命为南康的官员。
  • 译文: 母亲去世后,就在这里埋葬;后来被任命为南康的官员。
  1. 仁心重庐墓,卜筑匡山傍。
  • 注释: 重视庐墓(坟墓),在匡山附近建造宅院。
  • 译文: 重视庐墓(坟墓),在匡山旁边建造宅院。
  1. 托名寓濂溪,中岂忘故乡。
  • 注释: 托名寓濂溪,表示虽然名字里有濂溪,但是心中并不忘记故乡。
  • 译文: 托名寓濂溪,但心中并不忘记故乡。
  1. 同时往还辈,无若苏与黄。
  • 注释: 同时往来的人中,没有谁像苏轼和黄庭坚这样的人物。
  • 译文: 同时往来的人中,没有人像苏轼和黄庭坚这样的人物。
  1. 犹不谅此意,作诗徒夸扬。
  • 注释: 不理解这种心意,只是写诗来炫耀。
  • 译文: 不理解这种心意,只是写诗来炫耀。
  1. 我来千载后,拜公谒祠堂。
  • 注释: 我来到您去世后的千年之后,来拜访您。
  • 译文: 我来到您去世后的千年之后,来拜访您。
  1. 荒畦被秋禾,四野烟茫茫。
  • 注释: 荒废的菜地被收割后的庄稼覆盖,四野一片烟雾弥漫的景象。
  • 译文: 荒芜的菜地被收割后的庄稼覆盖,四野一片烟雾弥漫的景象。
  1. 湓城贤太守,为政持大纲。
  • 注释: 湓城贤太守,治理地方时注重整体规划和治理。
  • 译文: 湓城的贤明太守,治理地方时注重整体规划和治理。
  1. 度地面三峰,种莲池中央。
  • 注释: 测量地面后发现有三个山峰,就在莲池的中央种下了莲藕。
  • 译文: 测量地面后发现有三个山峰,就在莲池的中央种下了莲藕。
  1. 煌煌谥告石,举废今方将。
  • 注释: 辉煌的墓碑上刻着您的功绩和评价,现在正在准备重新建立纪念碑。
  • 译文: 辉煌的墓碑上刻着您的功绩和评价,现在正在准备重新建立纪念碑。
  1. 愿备洒扫人,幸勿挥门墙。
  • 注释: 希望有准备清理坟墓的人,不要挥动门和围墙。
  • 译文: 希望有准备清理坟墓的人,不要挥动门和围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