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果充尚方,严鐍守花木。
今年上供缺,夏旱秋不熟。
僧庖拾枯蘖,客饭烹野蔌。
莫怪鸟来稀,疏林叶俱秃。
【注释】
尚方:指朝廷。
严鐍(yìn jī):用铜做成的锁,这里指用铁制成的锁,以防盗窃。
夏旱秋不熟:夏天干旱,秋天收成不好。
僧庖:僧人的厨房。
野蔌(shù):野菜。
莫怪鸟来稀:不要责怪鸟儿稀少的原因。
疏林叶俱秃:稀疏的树林里,树叶全部落光。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在松林院所作。松林院位于苏州城西郊,环境幽静,松树参天,风景宜人。作者在这里作诗,心情舒畅,意兴盎然。全诗以松林院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夏日午后的景象。
首联“珍果充尚方,严鐍守花木”,诗人开篇即写到了尚方,尚方是皇家的内库,此处指宫廷中储存着许多珍贵的水果。接着又写到花木被严加看守,这是说松林院中的树木被精心照料,保护得非常完好。
颔联“今年上供缺,夏旱秋不熟”,这两句写出了因天旱而造成的农作物歉收的情况。上供,指向皇帝进贡;缺,指缺少。夏季的干旱导致秋季没有收获。这是对农民辛勤劳作后却颗粒无收的无奈,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颈联“僧庖拾枯蘖,客饭烹野蔌”,描述了松林院中的僧人和客人在食物匮乏时的艰难生活。他们只能去采集枯枝、枯草作为食物,或者煮野菜充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松林院居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他们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尾联“莫怪鸟来稀,疏林叶俱秃”,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鸟儿因为食物稀少而飞走,稀疏的树林里,树叶全都掉光了。这是对松林院自然生态的真实描写,也反映了社会环境的恶化。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松林院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