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关前打戍鼓,漏天十日九日雨。
西征健儿猛于虎,道傍箐深狸伺鼠。
朝行缚人暮驱牯,张目睢盱避无所。
仲家生苗砦无主,肆虐公然彍强弩。
野无烟市绝行旅,飞鸟山山铩毛羽。
尔独胡为此焉处,别家十年长儿女。
失意勿复论乡土,文章下笔造奇古。
诗法亦可籍湜伍,发须如丝白缕缕。
宛然褒博说邹鲁,及门弟子纷可数。
往往功名拾芥取,先生齿豁五十五。
犹抱麟经应科举,广文片毡寒且苦。
顾独求之荣衮黼,仅留僮仆丧资斧。
别我西行何踽踽,我为尔歌尔起舞。
舞意低昂歌激楚,而今输边方用武。
何处堪容腐儒腐,桑榆有路行可补,曷不去作咸阳贾。
【注释】
芭蕉关:地名,在今贵州省。
戍鼓:边关的更鼓,即战鼓。
虎:猛兽。
牯(gǔ):水牛。
张目睢盱(suīxu):形容眼睛睁得大大的,警惕而惊恐的样子。
仲家:指仲长统,字仲父,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生苗砦:寨名,位于今贵州境内。
彍(yín)强弩:拉满弓弦的强弩。
桑榆:指夕阳或晚景。
咸阳贾:指做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王兔庵赴安顺学博时所作的,写其旅途艰辛和对友人的勉励。开头两句写旅途之艰险;中间六句写途中所见所闻以及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劝勉;最后六句写友人去后自己的处境及对友人的期望。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首联“芭蕉关前打戍鼓,漏天十日九日雨。”意思是说,在芭蕉关前听到战鼓的声音,天气阴沉沉的,十天中有九天都在下雨。这一句描写了诗人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战争氛围,为下文的叙述铺垫了背景。
颔联“西征健儿猛如虎,道傍箐深狸伺鼠。”意思是说,西边征战的勇士们勇猛无比,就像猛虎一样。而在道旁的丛林中,狡猾的野猪正在伺机捕猎。这一句描写了诗人所在地的山川地理和战争态势,进一步烘托了战争的紧张氛围。
颈联“朝行缚人暮驱牯,张目睢盱避无所。”的意思是说,早上要捆人,晚上要赶牛,他们的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有什么危险降临。这一句通过具体的动作描绘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恐慌。
尾联“尔独胡为此焉处,别家十年长儿女。”意思是说,你一个人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呢?你已经离开家十年了,还担心什么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忧虑,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状况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