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桑麻邑,沙湾舄卤田。
极知吾土瘠,端赖令君贤。
侯到才期月,民劳已有年。
上官频按部,下户忍施鞭。
利器无盘错,长才展事权。
缓征舒积困,雇役免齐编。
酌剂心良苦,挢虔弊悉捐。
政成单父速,名媲太丘传。
丽泽三春渥,仁风百里宣。
初辰花照座,佳气柳含烟。
里老霞觞后,村童筱马前。
也应容野史,来奏雅琴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所作,当时他任监察御史,赴任途中经过海角县。作者在《送陈侯衡山序》中写道:“海隅之邑,桑麻之境;沙湾之地,舄卤之田。” 海角县位于今海南省琼海市境内,地处南海北岸。

海角县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土地贫瘠,盐碱地占很大比重,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只能种一些耐盐碱的水草。

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差,百姓生活贫困,所以“极知吾土瘠”。但是当地的官员非常贤明,能够治理好这个地方,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作者在诗中写道:“侯到才期月,民劳已有年。”“侯”是指海角县的长官,即陈衡山。他来到海角县任职的时间不长,但是百姓已经为他的到任而辛勤劳作了很长时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官吏们为了治理好一个地方,常常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也是古代官场的一种常态。

上官频频按部,下户忍施鞭。

这里的“上官”指的是朝廷的官员们。他们经常到各地去巡视、检查工作,对地方上的官员进行监督。同时,他们也会对百姓进行征敛,征收赋税等。

利器无盘错,长才展事权。

这里的“利器”是指各种权力和手段。“盘错”是形容这些权力和手段非常复杂、难以捉摸。而“长才”则是指那些有才能的人。这些人通过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成功地处理了一些复杂的问题,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实力。

缓征舒积困,雇役免齐编。

这里的“缓征”是指减免赋税或徭役等负担。“舒积困”则是指减轻了百姓们的困苦。“雇役”是指雇佣工人来承担一些繁重的劳动任务。“免齐编”则是指免除了人们的各种杂税和苛捐杂税。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酌剂心良苦,挢虔弊悉捐。

这里的“酌剂”是指斟酌权衡、权衡利弊的意思。“挢虔”是形容人虔诚的样子。“弊悉捐”则是指将各种弊端全部废除或消除。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政成单父速,名媲太丘传。

这里的“单父”是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单父县,后来成为了一个地名。“太丘”则是孔子曾经居住过的一个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地名。这两个地名在这里是用来比喻陈衡山的政绩。陈衡山在任职期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了百姓们的赞誉和支持。

丽泽三春渥,仁风百里宣。

这里的“丽泽”是指风景秀丽的地方。“三春”则是指春天的时候。“仁风”是指仁慈之风。“百里宣”则是指这种仁慈之风在整个地区范围内传播开来。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陈衡山的政绩和品德的。

初辰花照座,佳气柳含烟。

这里的“初辰”是指早晨的时候。“花照座”则是指花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佳气柳含烟”则是指柳树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散发着清香的气息。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陈衡山的政绩和品德的。

里老霞觞后,村童筱马前。

这里的“里老”是指村里的长者。“霞觞后”则是指霞光满天的时候。“村童筱马前”则是指孩子们骑在小马儿前面嬉戏玩耍的景象。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陈衡山在任职期间与百姓们的关系以及当地的风俗民情的。

也应容野史,来奏雅琴篇。

这里的“野史”是指民间传说或者史书记载。“雅琴篇”则是指优美的音乐篇章。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陈衡山的政绩和品德的。

这首诗通过对海角县的自然条件、社会现状以及陈衡山的政绩和品德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陈衡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