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三年别,遥遥异地情。
索居虽潦倒,结念每回萦。
忆昨同晨夕,惟君独老成。
吉人辞朴讷,端士意肫诚。
跬步宁愁失,冲怀敢自盈。
授经依北郭,请业到西清。
榻愧陈蕃设,诗容顾况评。
出携青镂管,归傍短灯檠。
绩学承名父,高才敌令兄。
向来留着作,两度费咨呈。
自我辞书局,凭谁问客旌。
九衢千辙轨,万事一棋枰。
他日乘轩鹤,当时出谷莺。
先鞭输祖逖,上第失杨英。
夜雨新丰市,秋风古灌城。
得官随本分,为政且神明。
侧听衣冠诵,如传襦裤声。
科条烦是累,民社寄非轻。
示俗因奢俭,调弦戒改更。
免教同列忌,休矫一时名。
此外佳眠食,其他简送迎。
陈编闲肯废,古道力能撑。
便欲观风去,殊难抱病行。
抚躬忧浩荡,回首岁峥嵘。
为报鸣琴宰,应怜撤瑟生。
西河馀痛在,双眼不曾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吴少融的深深怀念和深情厚谊。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忽忽三年别,遥遥异地情。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吴少融分别已近三年的时间,两地相隔遥远,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索居虽潦倒,结念每回萦。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对吴少融的思念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忆昨同晨夕,惟君独老成。
这句诗回忆了过去与吴少融共度的时光,感叹岁月的无情,只有吴少融依然保持着成熟稳重的态度。
吉人辞朴讷,端士意肫诚。
这句诗赞美了吴少融的品质,认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内心真诚善良。
出携青镂管,归傍短灯檠。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时携带着精美的青镂管,归来时则靠在旁边矮小的灯檠下。
绩学承名父,高才敌令兄。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父亲的敬仰和自己努力求学的愿望,希望能够超越哥哥的成就。
向来留着作,两度费咨呈。
这句诗回忆起过去曾经向吴少融请教学问的情景,现在已经多次请求他的帮助了。
自我辞书局,凭谁问客旌。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辞去书局工作的决心,询问谁能代替自己担任这个职位。
九衢千辙轨,万事一棋枰。
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人生的复杂多变和变幻莫测。
其他佳眠食,其他简送迎。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其他事情上的忙碌和应酬,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陈编闲肯废,古道力能撑。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经典文献的珍视,也表明了他坚守自己信念的决心。
此外佳眠食,其他简送迎。
这句诗强调了诗人对于其他事物的关注和应酬,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孤独感。
侧听衣冠诵,如传襦裤声。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聆听周围人们诵读经书的场景,以及听到他们诵读经书时的音调仿佛传来了穿着衣服的声音。
科条烦是累,民社寄非轻。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繁琐法规的反感和对民生问题的忧虑。
示俗因奢俭,调弦戒改更。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奢靡之风的看法,认为应该以节俭为原则,同时警示人们不要随意改变事物的本质。
免教同列忌,休矫一时名。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盲目追求名利的批评,主张不要为了一时的名声而做出不正当的行为。
此外佳眠食,其他简送迎。
这句诗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其他事物的关注和应酬,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孤独感。
陈编闲肯废,古道力能撑。
这句诗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经典文献的珍视,也表明了他坚守自己信念的决心。
便欲观风去,殊难抱病行。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出去考察一下外面的世界,但是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抚躬忧浩荡,回首岁峥嵘。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担忧,回顾过去的岁月充满了感慨和不平。
为报鸣琴宰,应怜撤瑟生。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像古代的贤明君主那样治理国家的期望,同时也表示了自己对那些不幸命运的人的同情和关怀。
西河馀痛在,双眼不曾盲。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人民的关爱,同时也表示了对自己没有失去视力的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