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好虽多不厌贪,眼中似尔亦奇憨。
一生自许痴无偶,两手从夸砚必三。
俗论扫空和氏癖,瓣香争识米家庵。
新宫铭草谁先就,仙掌摩挲与细探。

雅好虽多不厌贪,眼中似尔亦奇憨。

一生自许痴无偶,两手从夸砚必三。

俗论扫空和氏癖,瓣香争识米家庵。

新宫铭草谁先就,仙掌摩挲与细探。

注释:

  1. 雅好虽多不厌贪 - 高雅的爱好虽然很多,但并不感到厌倦。
  2. 眼中似尔亦奇憨 - 眼里的你就像那样古怪可爱。
  3. 一生自许痴无偶 - 一生中自以为痴狂的人并不多见。
  4. 两手从夸砚必三 - 手上总是喜欢拿着砚台至少三次。
  5. 俗论扫空和氏癖 - 世俗的言论可以扫清和氏璧癖好(即对玉的迷恋)。
  6. 瓣香争识米家庵 - 用花香来辨认米芾的居所。
  7. 新宫铭草谁先就 - 新宫的碑文上谁最先刻写。
  8. 仙掌摩挲与细探 - 用手指轻轻触摸,仔细地探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曹希文以端砚为主题的四首诗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写自己对端砚的喜爱,以及在砚台、玉器等方面的收藏和鉴赏经历,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雅好的追求。他虽然有很多高雅的爱好,但并不觉得厌烦,反而觉得这些爱好都是值得珍惜的。这种态度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诗人在诗句中使用了“眼中似尔亦奇憨”这样的表述,来形容自己的眼睛看到的端砚,仿佛是那样古怪和可爱。这既表达了他对端砚的独特欣赏,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独到理解。
    诗人提到了自己对玉的迷恋。他认为自己一生中自以为痴狂的人并不多见,这表明了他对于自己收藏的玉器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也用“两手从夸砚必三”来形容自己对于端砚的珍视程度,说明他对端砚的重视远超其他物品。
    诗人还提到了他在世俗言论面前的态度。他认为世俗的言论可以扫清人们对和氏璧癖好的迷恋,这说明了他对于艺术的追求是超越世俗眼光的。他用“瓣香争识米家庵”来形容人们争相去识别米芾的居所,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艺术品味和独特见解。
    诗人用“新宫铭草谁先就”来形容自己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他认为在新皇宫的碑文上最先刻写的一定是自己的名字,这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自豪。而“仙掌摩挲与细探”则描绘了他用手细细摩挲端砚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这件艺术品的细致入微的关注和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对端砚的热爱和追求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独特理解和对艺术的深刻感悟。他的诗句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让人感受到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