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光如眼绿潭潭,洗髓何辞一再三。
碧落数星瞻夜斗,冰绡半尺剪春蚕。
柈分琥珀知难并,匣配琉璃定不惭。
三十六鳞烦寄取,好磨浓墨写云蓝。
诗句释义:溪光如同明亮的眼睛,清澈的潭水波纹荡漾。它洗练我的灵魂,让我的身心得到净化和提升,无需多言,我已多次洗涤。
译文:溪光如同明亮的眼睛,清澈的潭水波纹荡漾。它洗练我的灵魂,让我的身心得到净化和提升。无需多言,我已多次洗涤。碧落数星照亮夜空,夜斗闪烁如玉。冰绡半尺裁剪成春蚕丝,其细腻柔软令人赞叹。将琥珀与盘中的美食一起分享,知难并重,心无愧疚。三十六鳞寄予深情厚意,好墨书写云蓝之美。
关键词解释:
- 溪光:指溪流中的光芒或阳光。
- 绿潭:指绿色的深潭,通常清澈见底。
- 洗髓:比喻彻底清洗内心或精神。
- 碧落:天界,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数星:几颗星星,形容星光灿烂。
- 冰绡:一种薄而透明的丝织品,常用来形容事物的质地纯净、细腻。
- 半尺:长度单位,一尺约为30.48厘米。
- 琥珀: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颜色呈黄色至橙黄色,质地硬而轻。
- 知难并:知道有困难,但并不回避或退缩。
- 定不惭:一定不会感到惭愧或内疚。
- 云蓝:天空的颜色,常用于形容美丽的景色或心境。
- 三十六鳞:指龙或其他大型鱼类,数量众多。
- 好墨:优质的墨,常用来形容书写时使用的墨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的“溪光”、“绿潭”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如“洗髓何辞一再三”表达了对生命深度思考的渴望,“知难并”则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坚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