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低天远见牛羊,九月燕山早得霜。
去国一樽秋惜别,入时双黛老羞长。
飞鸿与作书空字,落叶轻如度岭装。
一物差堪销客况,难抛乡味是宾郎。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梁药亭(梁任公)的途中所作。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层释义:
- “草低天远见牛羊,九月燕山早得霜。”
- 注释:草已经枯萎了,天空显得很远,可以看到牛和羊。到了九月初,燕山地区就已经结霜了。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草原景象,传达了一种凄凉而萧索的气氛。草枯、天远、牛羊可见,都让人感到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九月燕山早得霜”暗示了秋天的来临,也象征着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感伤情绪。
- “去国一樽秋惜别,入时双黛老羞长。”
- 注释:离开故乡,用一樽酒来表达对离别时的不舍。随着时光流逝,容颜也随之改变,岁月让双黛色显得更加浓重。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厚意。用酒来表达别离之情,是一种常见的文化习俗。“双黛老羞长”则形象地描绘了岁月带来的变化,以及因岁月流转而生出的愁绪。
- “飞鸿与作书空字,落叶轻如度岭装。”
- 注释:大雁飞翔在空中,仿佛在空中留下了字迹;落叶轻轻地飘落,就像经过岭上一样。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景物的流动与变化,同时也寓含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通过“飞鸿”和“落叶”这两个意象的运用,诗人传达出一种既生动又哀婉的情感。
- “一物差堪销客况,难抛乡味是宾郎。”
- 注释:尽管有些物品可能能够减轻离家的忧愁(如家乡的食物),但乡味难以割舍,成为客人思念故乡的标志。
- 赏析:最后两句总结了全文的主旨,指出虽然有些物品能暂时安慰人的心情,但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份来自故乡的味道。这是对人生旅途中思乡情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离别时刻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诗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