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约略中秋后,长路风波恨稍迟。
六日不詹君尚望,三年重到我成悲。
魂来蘋末蛟龙骇,泪杀灯花枕席知。
怪得吴江催噩梦,唤回孤帐雨飘丝。
注释:
- 还家约略中秋后:回家的时间大约是中秋节之后。
- 长路风波恨稍迟:在长途跋涉中,我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而感到遗憾。
- 六日不詹君尚望:已经过了六天,但是我还没有见到你。
- 三年重到我成悲:经过三年的漫长等待,我终于再次回到了家乡,但是心情却是悲伤的。
- 魂来蘋末蛟龙骇:灵魂从蘋末出发,遇到了蛟龙,引起了一阵惊恐。
- 泪杀灯花枕席知:泪水滴灭了灯花,使枕头和席子都湿透了。
- 怪得吴江催噩梦:奇怪的是,这噩梦竟然是吴江地区所特有的。
- 唤回孤帐雨飘丝:被梦魇惊醒,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帐篷,听着窗外的雨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苦的诗,诗人在离家之后,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思念,终于再次回到家中,但是却感到悲伤和无助。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之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诗的第一句“还家约略中秋后”,诗人告诉我们他回家的时间大约是中秋节之后。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丰收,所以诗人回家的心情应该是欣喜和期待的。然而,接下来的两句“长路风波恨稍迟”却透露出诗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导致他的心情变得有些遗憾和失落。
诗的中间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家乡的深厚情感。诗人通过“六日不詹君尚望”表达了他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但是仍然没有见到你。这种长时间的等待和思念,让人不禁感叹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而“三年重到我成悲”则表明了诗人在经过三年的漫长等待之后,终于再次回到了家乡,但是却感到悲伤和无助。这种复杂的情绪,让人不禁对诗人的心情产生了共鸣。
诗的最后两句“魂来蘋末蛟龙骇,泪杀灯花枕席知”则是诗人对梦境的描绘。诗人的灵魂从蘋末出发,遇到了蛟龙,引起了一阵惊恐。这种恐惧和不安的感觉,让诗人感到害怕和无助。同时,诗人的泪水也滴灭了灯花,使枕头和席子都湿透了。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让人不禁对诗人的心情产生了更深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之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中的梦境描绘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