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漏晨犹滴,斋钟午罢敲。
沙弥通佛性,居士慰神交。
庭长桄榔节,窗临翡翠巢。
重来应未厌,幽事满西郊。

【注释】

①莲漏晨犹滴:指佛教的报时法器。莲漏为佛教计时器具,以莲花为形,故名。晨犹滴,指晨钟暮鼓的声音。②斋钟:佛教规定僧人每日三餐前要鸣钟,所以称斋钟为“斋钟”。③沙弥通佛性:沙弥,出家人的一种,又称沙弥尼(尼姑),和尚、尼姑的通称。④居士慰神交:居士是在家修行的人,他们用精神交流来安慰心灵,与僧人的佛性交流相似。⑤桄榔节:即“槟榔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⑥翡翠巢:翡翠鸟筑巢在树上,这里借指西郊的景色,也暗指自己居住的地方。⑦重来应未厌:意思是再来到这里,也不会感到厌倦。⑧幽事:深奥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寺庙生活的诗。全诗通过描述作者与心月上人交往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留恋之情。

首联写寺中晨钟暮鼓之声。莲漏和禅钟都是用来报时的,但两者的音色不同,莲漏悠扬宛转,禅钟则响亮清脆。这两句写出了晨钟暮鼓的特点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

颔联描写的是作者与心月上人之间的交流。他告诉心月上人自己已经来了好几次,每次都没有觉得厌烦。这两句话既表现了作者对心月上人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他对寺庙生活的热爱之情。

颈联描绘了西郊的美丽景色。西郊有桄榔树,也有翡翠鸟。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和愉悦。这里的“西郊”实际上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而“重来应未厌”则表达了他对于这个地方的眷恋之情。

尾联则是诗人的感慨。他认为无论何时再来,都不应该感到厌倦。这是因为西郊的自然美景和寺庙生活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满足感。这里的“幽事”实际上是指那些深奥而美好的事物,它们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滋养和提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