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包四海,大寐游混茫。
天地具生蠕蠕子,何为乎称凤皇?
置酒金屋,明月满觞。
妙妓翠舄,兰尘不扬。
尘不扬,露来下,攓旌门,迎宸驾。
有鸟曰雉何班班,虞人括利啄粟难。
凤凰高冠,朱实琅玕,顾影自笑,顾我而长叹。
【解析】
此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无名氏所作的一组五言诗,共十七首。这些诗多用乐府古题,以抒写个人感情为主。其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思想内容较深广,艺术形式也较为成熟。《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后人称为“古诗之最”,有“悲情圣手”之称,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译文】
想效法汉军铙歌,可惜只存十一章,其中第九章就是《雉子班》。
帷幕笼罩了四海,我安然入睡于混茫之中。
天地孕育了蠕蠕子民,为什么要称霸为凤皇?
置办酒宴在金屋之内,明月满杯。
妙妓翠舄翩翩,兰香不扬。
尘不扬,露来下,挥舞旌旗,迎驾天庭。
有鸟曰雉子班班,虞人括利啄粟难。
凤凰高冠,朱实琅玕,顾影自笑笑,顾我而长叹。
【注释】
①拟:仿作。②存:保存。③大幕(mù):指天地。④大寐游混茫:指天地混沌,不知东西南北。⑤何为乎:为什么。⑥称凤皇:自称凤皇。⑦金屋:指皇帝的住所。⑧明月满觞:指月光洒满酒杯。⑨妙妓:美丽的女子。⑩翠舄(xì):翠色的鞋子。⑪攓(huā):执。⑫有鸟曰雉子班班:有一只鸟叫做雉子班班。⑬虞人:官名。⑭括利:指射猎。⑮啄粟难:指啄食困难。⑯凤皇:指凤凰。⑰高冠:戴高冠。⑱琅玕(láng gān):玉的美石。⑲顾影自笑:指自视清高,自我嘲笑。⑳宸(chén)驾:帝王的车驾,这里指天子的车驾。㉑长叹:长吁短叹。
【赏析】
本诗采用第一人称,以抒情为主,兼及描写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不满、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情感起伏跌宕,波澜壮阔,气势恢弘。
“拟汉铙歌十八曲,存十一章”二句,开篇就表明了自己的写作意图。“拟”,效仿、模仿的意思。“汉铙歌”是指汉代的一种军乐。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武帝好仙道,相如等造为《大人赋》,欲兴求仙之风。”因此,《汉铙歌》又称为“仙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想要像汉军那样,效仿《汉铙歌》中的乐章,只是只保存其中的一章而已。《汉铙歌》一共有十八曲,但只有十一章保留了下来。
“其九”以下四句,写诗人想象中的汉军音乐。“其九”,即第十九章。“雉子班”,这是一首表现雉鸡子鸣的诗,相传是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凤凰飞到宫殿之上,于是有雉鸡叫唤的声音。这里的“雉子班”指的是凤凰。“大幕包四海”,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幕子一样把四海都罩住了。“大寐游混茫”,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睡梦一样,浑然一体。“天地具生蠕蠕子,何为乎称凤皇?”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养育了众多的小生物,为何还要去追求所谓的凤凰呢?“置酒金屋,明月满觞”二句,写自己幻想中的场景。“置酒金屋”,意思是说准备在金屋里设酒招待客人,让月亮洒满整个房间。“明月满觞”的意思是说月光照耀着酒杯,使之更加明亮。“妙妓翠舄,兰尘不扬”,意思是说美妙的女子穿着翠绿的鞋子,身上没有扬起任何灰尘。“尘不扬,露来下,攓旌门,迎宸驾”二句,写自己幻想中迎接天子的情景。“尘不扬”二句的意思是说因为天空湛蓝,没有扬起灰尘,所以天上的露水才纷纷落下,迎候皇上的到来。“有鸟曰雉子班班”二句,意思是说有一种名叫雉子的鸟正在鸣叫,声音悠扬宛转。“虞人括利啄粟难”,意思是说虞人的弓箭已经拉满,他正在瞄准猎物啄食食物。“凤凰高冠,朱实琅玕”,意思是说凤凰戴着高高的帽子,头上的装饰物都是红色的玉石。“顾影自笑”,意思是看着自己的影子苦笑一下。“顾我而长叹”,意思是看着我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雉子班班,虞人括利啄粟难”,与前四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四句写的是一种宁静安详、和谐美好的生活景象,后两句则写一种紧张动荡、充满危机的生活环境。这种强烈的对比效果,使读者不禁感叹人生的命运是多么地变幻莫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