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荃云荪,莫或佩斯。
为君子所期,孰忮而疑?
静言庸违,不衷其衣。
赭马日瘦,黔驴日肥。
入不我恤,出不我谅。
路有四歧,趾欲谁向?
朔风条萧,冰山天高。
哭必掩涕,积思用劳。

【诗句】

维荃云荪,莫或佩斯。

为君子所期,孰忮而疑?

静言庸违,不衷其衣。

赭马日瘦,黔驴日肥。

入不我恤,出不我谅。

路有四歧,趾欲谁向?

朔风条萧,冰山天高。

哭必掩涕,积思用劳。

【译文】
《拟汉铙歌十八曲》,存十一章其七 芳树
维荃云荪,莫或佩斯。
为君子所期,孰忮而疑?
静言庸违,不衷其衣。
赭马日瘦,黔驴日肥。
入不我恤,出不我谅。
路有四歧,趾欲谁向?
朔风条萧,冰山天高。
哭必掩涕,积思用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拟汉铙歌十八曲的诗篇,共十二句,以“芳树”为题。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将自然景象与人事哲理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首句“维荃云荪”,诗人以荃云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志向高远,如同云中的兰花一样纯洁高雅。接着两句,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君子的期待和信任。他希望君子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志向,不要因为嫉妒而产生疑虑。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仕途上的艰辛。他认为自己如同赭色的马,虽然日渐消瘦,但依然坚持前行;又如同黔地的驴子,虽然日见肥硕,却仍然无法得到重用。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也表达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失望。

在第五句中,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入不我恤,出不我谅。”意思是说,无论我身处何地,都得不到别人的关心和理解。这是一种无奈和悲愤的情感,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

接下来六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仕途上的艰难处境。他面临着四岔路口的选择,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同时,他又感到孤独无助,没有人可以依靠。这种困境,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描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最后两句,诗人用“朔风条萧,冰山天高”来形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一种比喻,象征着自己在政治上的孤立无援。同时,“哭必掩涕,积思用劳”则表达了他对现实无奈之下的痛苦和挣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哲理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它既有深沉的情感色彩,也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