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蚕不肥,但愁无桑使蚕饥。
不愁马不走,但愁无刍使马瘦。
不愁心不豪,但愁无钱刀。
衣不缯彩食不肉,富贵何能骇人目?
女儿嫁人掩面哭,邻子轻年住华屋。

不愁蚕不肥,但愁无桑使蚕饥。

不愁马不走,但愁无刍使马瘦。

不愁心不豪,但愁无钱刀。

衣不缯彩食不肉,富贵何能骇人目?

女儿嫁人掩面哭,邻子轻年住华屋。

注释:

  • 不愁蚕不肥:担心养蚕的桑树不足。
  • 但愁无桑使蚕饥:担心没有养蚕用的桑树让蚕吃。
  • 但愁无刍使马瘦:担心没有喂马的草让马饿瘦了。
  • 但愁无钱刀:担心没有金钱和刀斧。
  • 衣不缯彩(zēng cǎi):衣服不漂亮。缯彩指的是精美的丝织品。
  • 食不肉:食物中没有肉类,指饮食简单。
  • 富贵何能骇人目?:富贵的人有什么可以让人惊讶的?这里的“骇”是“震撼”的意思。
  • 女儿嫁人掩面哭:女儿出嫁时掩面而泣。
  • 邻子轻年住华屋:邻居的孩子年轻时住在华丽的屋里。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品,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固化现象的不满。
    首句“不愁蚕不肥”和次句“但愁无桑使蚕饥”,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农民因为缺少养蚕的桑树而忧虑;同样地,商人因为缺少喂养马匹的草料而担忧。这两句诗揭示了农民和小商贩们的生活困境,他们虽然勤劳,但由于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不能转化为财富,反而让他们更加贫穷。
    第三句“不愁马不走,但愁无刍使马瘦”和第四句“但愁无钱刀”,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现状。虽然马儿可以自由地行走,但因为没有草料来喂养,马儿会变得瘦弱不堪。而那些富有的人则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他们有足够的钱财和刀斧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农民和小商贩的艰难生活与富有者的舒适生活进行了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平。
    第五句“衣不缯彩食不肉,富贵何能骇人目?”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即使穿着朴素,吃的是粗粮,但是富有者的生活方式却足以让人感到震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富人奢侈生活方式的讽刺,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阶级固化现象。
    最后一句“女儿嫁人掩面哭,邻子轻年住华屋。”则是对这一现象的具体描述。女儿出嫁时掩面而泣,是因为她无法忍受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而邻居家的孩子却可以轻易地拥有豪华的住宅和丰富的物质生活。这既是对富人的嘲讽,也是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和小商贩的苦难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富人奢侈生活的讽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的问题。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强烈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