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不惊静人梦,悬壁孤灯藓光冻。
石床三尺高荐青,插菊满屋当围屏。
诸葛先生已作古,乡里书生那堪武?
何如倚枕眠白云,蓬莱城郭方阳春。

诗句原文:

波涛不惊静人梦,

悬壁孤灯藓光冻。

石床三尺高荐青,

插菊满屋当围屏。

诸葛先生已作古,

乡里书生那堪武?

何如倚枕眠白云,

蓬莱城郭方阳春。

翻译:
在波澜不惊的梦境中,
悬挂的墙壁旁孤灯下,苔藓映照出冷光。
三米高的石床铺上新绿,
屋内满是菊花,如同屏风。
诸葛亮已经去世,
我们这些乡里的书生怎能承受武夫的气概?
不如靠着枕头,梦见白云,
此时蓬莱城的春天正盛。

注释:

  • 波涛不惊静人梦:波浪平静,不打扰人的好梦。
  • 悬壁孤灯藓光冻:高悬的墙壁旁,孤灯下苔藓被灯光照射,形成冰霜。
  • 石床三尺高荐青:三米高的石床上铺着新绿的草席。
  • 插菊满屋当围屏:家中满是菊花,如同装饰的屏风。
  • 诸葛先生已作古: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已经离世。
  • 乡里书生那堪武:乡村里的读书人难以胜任武职。
  • 何如倚枕眠白云:不如靠在枕头上,梦中梦见白云飘荡。
  • 蓬莱城郭方阳春:蓬莱城周围是春天的气息。

赏析:
《枕上偶得四章 其一》是姚燮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生活图景。首句“波涛不惊静人梦”,以自然界中的波浪比喻内心的平静,暗示诗人对于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第二句“悬壁孤灯藓光冻”,则通过描述孤立的墙壁上的灯光和苔藓在灯光下的冰霜,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第三句“石床三尺高荐青”进一步用石头床和青草铺垫来强调自然环境的清新与纯净。第四句“插菊满屋当围屏”将菊花作为装饰,增添了室内的生机与和谐。最后一句“诸葛先生已作古,乡里书生那堪武?何如倚枕眠白云,蓬莱城郭方阳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