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愁苦接欢乐,自午彻夜声撼城。
城中万炬火云赤,纠缠一气烟海青。
青烟接湖水转白,水光返照山偏明。
山根楼阁半仙鬼,山上松莎杂露星。
露芒忽散星影涩,云气吹来袖微湿。
风浮云去遍六合,远海螭虬正韬蛰。
阴阳岁月中夜分,窈莽湖山两人立。
芒鞋踏地胶烂菌,笑声逼树警栖鹘。
不随羲娥朝玉京,那有琼浆洗毛骨?
陆生袖携三尺箫,平台倚唱阆风谣。
山为振籁江为潮,云开露净星忽高。
置身直向世外世,大梦未醒劳生劳。
苍龙砺角何招摇,东溟霞紫金鸡翱。
开襟共纳春千里,莫使梅花笑鬓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除夕同陆㙨登吴山作》。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解:

  1. 人天愁苦接欢乐,自午彻夜声撼城。
  • 人间与天堂的忧愁与快乐交织在一起,从中午直到深夜的声音震撼着城墙。
  1. 城中万炬火云赤,纠缠一气烟海青。
  • 城内燃起的无数灯火如同燃烧的火焰,形成了一片红色的烟雾;烟雾缭绕如大海般深邃,呈现出青色。
  1. 青烟接湖水转白,水光返照山偏明。
  • 青色的烟雾连接着湖水,使得水面显得格外清澈,反射出的山水景色也更加明亮。
  1. 山根楼阁半仙鬼,山上松莎杂露星。
  • 山脚处的楼阁若隐若现,像是神仙一般神秘;山上长满了松树和莎草,点缀着闪烁的露珠和星星。
  1. 露芒忽散星影涩,云气吹来袖微湿。
  • 露珠突然消散,星光变得模糊;云雾飘来,让人感到衣袖有些湿润。
  1. 风浮云去遍六合,远海螭虬正韬蛰。
  • 风吹过云层,将它们带到了天空的四面八方;远处的海域里,龙形的生物正在沉睡,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1. 阴阳岁月中夜分,窈莽湖山两人立。
  • 在阴阳交替的时刻,夜晚降临,湖光山色之中仿佛有两个人站立。
  1. 芒鞋踏地胶烂菌,笑声逼树警栖鹘。
  • 穿着芒鞋走在泥泞的地面上,脚下踩着腐烂的菌类;笑声传来,惊动了树上的鸟类。
  1. 不随羲娥朝玉京,那有琼浆洗毛骨?
  • 我不愿跟随羲皇和娥皇去往仙境,那里哪有琼浆玉液能够洗净我身上的尘埃?
  1. 陆生袖携三尺箫,平台倚唱阆风谣。
  • 陆生手中拿着一把箫,站在高台上歌唱着《阆风谣》。
  1. 山为振籁江为潮,云开露净星忽高。
  • 山峦如同乐器般振动,江水如同潮汐涌动;云雾散开,露出清晰的天空,星星也显得更加明亮。
  1. 置身直向世外世,大梦未醒劳生劳。
  • 身处这个世界之外,仿佛置身于梦中;然而,清醒的人却仍在为生活奔波忙碌。
  1. 苍龙砺角何招摇,东溟霞紫金鸡翱。
  • 苍龙在砺砺其角,显得招摇夺目;东方的天空中,霞光映照出紫色的光辉,金鸡展翅飞翔。
  1. 开襟共纳春千里,莫使梅花笑鬓雕。
  • 敞开胸怀迎接春天的到来,让千里之外的春风拂过我的鬓角;不要让梅花嘲笑我的白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除夕之夜登上吴山所见的美景和所感的心境。诗中通过对天地、山川、云烟和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仙境的生活态度。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不随羲娥朝玉京”,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而“莫使梅花笑鬓雕”则是一种自嘲,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貌衰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典型的唐诗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