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梦兴畴昔,斯文失在兹。
世从乖大义,家尚诵闻诗。
旧德诚遥矣,通家愿附之。
壁中书若授,坐上客何辞。
往岁南宫直,东征使节持。
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庾信升朝岁,扬雄好赋时。
翰林真不忝,家法亦胡亏。
文富韩陵石,书摹邹峄碑。
谈经工折角,好学复深思。
海宇承无事,宫庭大有为。
九流雠秘省,三俊接彤墀。
博诵先王语,当求孔氏师。
二刘今几见,后郑独勤仪。
老氏藏书室,儒林习礼帷。
庙堂君竟返,延阁士奚资。
道德惭途说,文章劣管窥。
燕居频接膝,狂论每无疑。
处处同杯酒,殷殷爱履綦。
逮闻辞禁闼,先已病茅茨。
岱岳分天峻,江流控地卑。
龟阴人去少,舒口雁来迟。
鵩鸟妖斜日,龙蛇在岁支。
风流前日会,天意百年期。
橘幼灵均颂,兰摧长史悲。
岂教为异物,真见瘗琼枝。

这首诗名为《哭孔撝约三十二韵》,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 孔梦兴畴昔,斯文失在兹。
注释: 孔梦指的是孔子之梦,意味着孔子的教导和思想在那个时代失去了传承者。”斯文”指儒家文化或学问,“失在兹”说明这一时代失去了继承和发展的机会。

第二联: 世从乖大义,家尚诵闻诗。
注释: “乖”意为偏离,“大义”指的是儒家的根本道理。“诵闻诗”表明虽然家庭中还保持着诵读和讨论诗歌的习惯,但是已经偏离了儒家的根本教义。

第三联: 旧德诚遥矣,通家愿附之。
注释: “旧德”指的是古代的德行、传统道德,“通家”通常用于描述家族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或者亲戚。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失去这些传统德行和深厚友情的遗憾。

第四联: 壁中书若授,坐上客何辞。
注释: “壁中书”可能指的是墙壁上的藏书或者是书籍,而“若”表示如果、假设。这两句表达的是如果能够将珍贵的书籍传授给那些有志于学习的人,那么在座的宾客就没有什么可推辞的。

第五联: 往岁南宫直,东征使节持。
注释: 这里的“南宫”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直”可能是指直言不讳,“使节”指的是使者或官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回忆过去的岁月,那时自己曾在朝廷担任重要的职务。

第六联: 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注释: “鹿鸣”可能是一首古代的诗歌或者歌曲,“君始赋”表示开始吟咏这首诗歌,“骏骨”指马的骨骼,暗示着马的力量与速度。这里可能是在赞美某人的才华。

第七联: 庾信升朝岁,扬雄好赋时。
注释: “庾信”和“扬雄”都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分别代表了南朝和汉朝的历史时期。这两句可能在赞扬他们的才华和成就。

第八联: 翰林真不忝,家法亦胡亏。
注释: “翰林”是古代皇帝身边的学士官,“不忝”意味着不辱没、不丢脸。这句话是在表达对于自己家族在学术和文学方面的自豪感。

第九联: 文富韩陵石,书摹邹峄碑。
注释: “韩陵石”可能指的是韩愈的墓碑,“邹峄碑”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刻在山上的两块大石头(即“泰山刻石”),用来记录重大事件。这里可能是在赞美自己的学识丰富且深厚。

第十联: 谈经工折角,好学复深思。
注释: “折角”指的是钻研经书到了极点,“好学复深思”则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这两句可能是在赞扬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执着和深入。

第十一联: 海宇承无事,宫庭大有为。
注释: “海宇”泛指天下,“承无事”意指国家安宁无事、太平盛世。“宫庭有为”则意味着宫中有着许多值得做的事情。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国家和朝廷的美好祝愿。

第十二联: 九流雠秘省,三俊接彤墀。
注释: “九流”指的是九种不同的学问或行业,“雠秘省”可能指的是藏有秘籍的地方,“三俊”在这里指的是三位杰出的人才。这句话可能是在赞颂学术界的杰出人物。

第十三联: 博诵先王语,当求孔氏师。
注释: “先王语”指的是古代圣贤的语言智慧,“孔氏师”则是孔子的弟子,这里可能是在强调要向孔子的弟子们学习。

第十四联: 二刘今几见,后郑独勤仪。
注释: “二刘”可能指的是东汉时期的两位学者刘秀和刘歆,而“后郑”则是指后来的郑玄,他是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这两句可能是在对比现在与过去学者的情况,感叹现代学者的稀少。

第十五联: 老氏藏书室,儒林习礼帷。
注释: “老氏藏书室”指的是老子的藏书之所,“儒林习礼帷”则是描述儒家学者学习礼仪的场景。这两句可能是在赞美古今学者对于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第十六联: 庙堂君竟返,延阁士奚资。
注释: “庙堂君”可能是指古代的君王或高官,“君竟返”表示君王已经返回朝廷。“延阁士”指的是宫廷中的学士官,“奚资”在这里可能有询问的意思。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对于朝廷现状的忧虑。

第十七联: 道德惭途说,文章劣管窥。
注释: “途说”指的是没有根据的言论,“管窥”是一个比喻,形容观察事物不够全面或狭隘。这两句可能是在批评那些只关注表面现象而缺乏深入了解的人。

第十八联: 燕居频接膝,狂论每无疑。
注释: “燕居”指的是闲居在家的时候,“频接膝”表示经常坐着交谈,“狂论”可能是指过于激烈或偏颇的言论。这两句可能是在赞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坦诚交流。

第十九联: 处处同杯酒,殷殷爱履綦。
注释: “处处”可能是指到处,“殷殷”表示情意深厚,“履綦”是古代的一种鞋子,可能象征着行走的道路。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扶持。

第二十联: 逮闻辞禁闼,先已病茅茨。
注释: “逮闻”可能是指听说某件事,“辞禁闼”指的是离开朝廷回到家乡,“病茅茨”表示因为疾病而无法继续仕途生活。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二十一联: 岱岳分天峻,江流控地卑。
注释: “岱岳”指的是泰山,“分天峻”形容泰山的雄伟壮观,“江流控地卑”则是指长江的流水蜿蜒流淌,控制着大地。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

第二十二联: 龟阴人去少,舒口雁来迟。
注释: “龟阴”可能是指龟山的北边,“人去少”表示人迹罕至,“舒口雁来迟”则是描绘了大雁到来的时间较晚。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自然景象和时间的变化。

第二十三联: 鵩鸟妖斜日,龙蛇在岁支。
注释: “鵩鸟妖斜日”指的是传说中一种能带来祸害的鸟,“龙蛇在岁支”则是指龙和蛇出现在年份里,预示着吉凶。这两句可能是在寓意某种不详的征兆或预示。

第二十四联: 风流前日会,天意百年期。
注释: “风流前日会”指的是过去曾经有过的聚会或盛会,“天意百年期”则是说上天安排了这样的缘分和机会,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度过漫长的岁月。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第二十五联: 橘幼灵均颂,兰摧长史悲。
注释: “橘幼灵均颂”指的是小橘子刚发芽时就被人们歌颂,而“兰摧长史悲”则是说兰花被折断后让人感到悲痛。这两句可能是在描绘两种植物的命运不同,一种是受到赞美和歌颂,另一种则是被摧残和悲哀。

第二十六联: 岂教为异物,真见瘗琼枝。
注释: “岂教为异物”表示不应该让它们成为外来之物,“瘗琼枝”是古代葬玉的一种仪式,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植物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