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允闻神禹,图功戒后时。
身当乘四载,冠或挂双緌。
己溺无他顾,过门有弃遗。
子犹忘襁褓,服岂爱牟追?
只畏桑榆晚,非嫌李下疑。
惜阴如失业,致美枉修仪。
侧弁今多士,吁谟古有师。
克勤何敢怠,五寸惰游垂。
注释与赏析
1. 首联:“冠挂不顾”
- 翻译:即使帽子挂在了头上也毫不在意。
- 释义:这里用“冠挂”比喻官职或地位,表示不在乎这些外在的荣耀和名利。
- 关键词:冠(官帽)、挂(挂上)
-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看淡的心态,即便拥有显赫的地位也不为所动。
2. 颔联:“成允闻神禹,图功戒后时。身当乘四载,冠或挂双緌。”
- 翻译:成允听神禹的故事,警惕自己不要在功名利禄上过于执着。
- 释义:通过提及“神禹”(大禹)和“图功”,诗人强调了自己要警醒于功名之心,避免过度追求。
- 关键词:神禹、图功、四载
- 赏析:这表达了一种谨慎和自省的态度,意在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在功名利禄中。
3. 颈联:“己溺无他顾,过门有弃遗。”
- 翻译:如果自己处于困境则不会去关心其他人,路过别人门前也会视而不见。
- 释义:这里反映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志和不干涉他人事务的态度。
- 关键词:己溺、弃遗
- 赏析: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与他人的冷漠,突显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独立态度。
4. 末联:“子犹忘襁褓,服岂爱牟追?”
- 翻译:孩子尚且忘却母亲的怀抱,我又怎能贪恋世俗的名利呢?
- 释义:诗人通过儿童的纯真来反衬自己的超脱,表达出对名利的不屑一顾。
- 关键词:襁褓、牟追
- 赏析:此诗以小孩的视角出发,展现了一个超越世俗纷扰的境界。
5. 尾联:“侧弁今多士,吁谟古有师。”
- 翻译:现在众多有才之士正在努力工作,古代的智者如周公、孔子都是榜样。
- 释义:诗人指出尽管自己已经远离了功名,但仍有许多人才致力于事业,并且古代的圣贤也是学习的楷模。
- 关键词:侧弁、吁谟、师
- 赏析:通过回顾历史和现实,诗人强调了勤奋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古代智者的敬仰之情。
整体分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现诗人淡泊名利,注重实际行动的励志诗。通过引用神禹的故事,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对待方式,诗人传达了一个关于人生选择和行为准则的思考。从孩童的无忧无虑到成人的自省自重,诗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人生观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