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嫌辍侍出承明,疲瘵惟当念庶萌。
风露九秋衣楚制,关河四塞入咸京。
岐阳山远横边徼,渭北原多杂废耕。
好作循贤齐杜召,岂希骑省赋《西征》。
注释:
不嫌辍侍出承明,疲瘵惟当念庶萌。
风露九秋衣楚制,关河四塞入咸京。
岐阳山远横边徼,渭北原多杂废耕。
好作循贤齐杜召,岂希骑省赋《西征》。
赏析:
这首诗是送胡长庆为永寿令的诗。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描绘了胡长庆赴任的艰难和对百姓的关心;后两句表达了对胡长庆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不嫌辍侍出承明,疲瘵惟当念庶萌。
风露九秋衣楚制,关河四塞入咸京。
岐阳山远横边徼,渭北原多杂废耕。
好作循贤齐杜召,岂希骑省赋《西征》。
注释:
不嫌辍侍出承明,疲瘵惟当念庶萌。
风露九秋衣楚制,关河四塞入咸京。
岐阳山远横边徼,渭北原多杂废耕。
好作循贤齐杜召,岂希骑省赋《西征》。
赏析:
这首诗是送胡长庆为永寿令的诗。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描绘了胡长庆赴任的艰难和对百姓的关心;后两句表达了对胡长庆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注释】 万里江流断:长江横亘中国,源远流长。 双崖地脉通:天门山是两山夹峙,一东一西,中间有一条峡谷。 冥冥浮积气:冥冥,形容茫茫一片。浮积气,指云雾弥漫的大气。 漠漠送长风:长风,指狂风,大风。 神州落照中:神州,指中原地区。落照,夕阳西下时余光映在水面上的景象。《水经注》说:“日出扶桑(今山东半岛东端)而人于海,初出之顷为朱明,日炎炽也;已出者为白,日稍衰也,其末则耀景属天,光晖朗曜也。”
诗句释义 1 晓过池州郭,人家傍曲溪。 - “晓过池州郭”:早晨经过池州的外城。 - “人家傍曲溪”:靠近弯曲的河流(小溪)的居民。 - 注释:"郭"是古代城市外围的城墙;"曲溪"指的是弯曲的小河或溪流。 - 赏析: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诗人行经池州城外,欣赏周边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2. 白花临岸发,青草度江齐。 - “白花临岸发”:白色的花朵靠近岸边盛开。 - “青草度江齐”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怀古诗。诗中的“寒吹动关河”、“登台白日俄”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八月十五日夜月明之夜登高临远,面对苍茫的关河和皎洁的月色所生发的感兴。“孤云高渤碣,秋色渡滹沲”,则以“孤云”对映“沧浪”,以“秋色”对映“滹沲”。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又想到自己与友人同游黑窑厂,于是又生出“海内词人在”,而友人已逝的伤感之情来。最后两句写明月当空,鸟鹊惊飞,诗人不禁想起友人生前的往事
诗句赏析 淮阴钓台:英雄时会,功成运非 1. 人杰乘时会,功成运已非 - 解析 - “人杰乘时会”:指在恰当的时机,有杰出才能的人得以施展其才华。“乘时”,意味着利用时代的机遇;“人杰”,则强调了个体的非凡才能。 - “功成运已非”:意指当一个人取得巨大成功时,往往伴随着命运的转变或不再有利的局面。这里的“运”指个人的命运或运势,“已非”意味着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利。 2.
黟县道中 苍翠压人低,流云落大溪。 连岩𡼡草日,悬隥带阴霓。 雨歇群山响,春深万木齐。 寥寥方久立,谷鸟一为啼。 注释: 1. 苍翠:形容山林树木的绿色茂盛。 2. 压人低:形容山峰高大、雄伟。 3. 流云:流动的云彩。 4. 落大溪:流入大山之间的一条大河。 5. 连岩𡼡草日:形容山连着山,草木葱茏。 6. 悬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7. 阴霓:指乌云遮住太阳形成的彩虹。 8. 雨歇群山响
洪造深深柳读书堂图 所居江上宅,春柳万千枝。 绿径最深处,幽轩独咏时。 微风一以度,好鸟频相窥。 忽见古贤意,无言中自知。 注释: - 洪造:这里指的是作者洪造。 - 所居:所居住的地方。 - 江上宅:在江边的宅院。 - 春柳万千枝:春天的柳树有成千上万的枝条。 - 绿径:绿色的小径。 - 幽轩:幽静的书房。 - 微风:轻柔的微风。 - 好鸟:可爱的鸟儿。 - 忽见古贤意:突然之间
注释及赏析: 1. 登舻当月朏:登上船,正值月初时分。朏,即新月。 2. 鼓棹及风轻:挥动着桨橹迎接和煦的风。棹,指船桨。 3. 波浪浮春气:波涛中似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4. 星河泛夜明:银河在夜晚闪烁,光芒四射。 5. 壮情真叱驭:豪情壮志,仿佛能驱策烈马。 6. 德被光生岸:德行如同太阳一般普照众生。 7. 朝暾似已迎:清晨的阳光已经到来。暾,即日出时的光芒。 译文: 登上船时
初雪忆去年是时经潜山下 窗外闻风竹,缘阶雪遂深。 我思山谷寺,天远大江阴。 石气青霞嶂,秋声黄叶林。 更穿岩径去,应阻故人寻。 【注释】 1. 初雪:第一场雪 2. 忆:思念 3. 是时:这个时候 4. 经潜山:走过潜山 5. 窗:窗户 6. 听:听到 7. 风竹:风吹过的竹子发出的声音 8. 缘阶:沿阶梯 9. 遂:就 10. 思:思考 11. 山谷寺:位于山谷深处的寺庙 12. 天远
石钟山 挂帆初月出,风起大孤塘。 遥夜来湖口,江天寒淼茫。 石潭流激激,岩树郁苍苍。 千载元丰士,风流何可忘。 注释: - 挂帆初月出:挂上船帆,初升的月亮出现在天空中。 - 风起大孤塘:微风吹起,大孤塘的水波荡漾。 - 遥夜来湖口:遥远的夜晚,我来到了湖口。 - 江天寒淼茫:江水和天空在寒冷中显得模糊不清。 - 石潭流激激:石头上的水潭水流湍急。 - 岩树郁苍苍:岩石上的树木郁郁葱葱。 -
【注释】 宿松:在今安徽省。黄梅:在今湖北省。兹:《广韵》“此”字的古音。 二南:《尚书·尧典》说:“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曰:‘予欲优之’,其此之谓乎?”孔颖达《正义》引《礼记·文王世子》:“二南者何?言王化之始,化自中发,先时后物,则其化也。” 六禅:即六祖。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禅宗六祖,即弘忍大师及其弟子惠能。 怅望停车者:指作者自己。 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送李判官》,共四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 1. 团扇抛时逼授衣: 这一句描述的是女子在送别之时将团扇赠与对方的情景。团扇通常指圆形的折扇,象征着离别的情感。 2. 棱棱霜气复侵帏: 描述了秋天寒冷的气息透过窗户,侵袭屋内的情景。这里的“棱棱”形容霜降时空气中的寒意。 3. 遥知谷口泉成酿: 暗示诗人知道某地的泉水已经酿成了好酒
【注释】 1. 下名花:指牡丹。 2. 迎风浥露倚亭台:形容牡丹花朵迎风招展,花瓣沾湿,在亭台上倚靠。 3. 不知盛事终何日?:意指牡丹花盛开的时间是难以预料的。"盛事"指盛大的事情,这里指牡丹花开。 4. 多品君家迟共早,惜春吾迹去还来:形容牡丹花品种多样,开得迟开得早;自己赏花的脚步从春天开始,到秋天结束。 5. 未须分别矜奇种,总与留连覆渌醅:不必为牡丹花的奇特而感到骄傲,应该一起欣赏
【注释】: 六十年前:指诗人和赵瓯北的相识之始。 君:指赵瓯北。 见君登第应卿云:指赵瓯北中举后,与诗人同朝为官,诗人自比其云彩。 禁闱:皇宫的门禁。 悬车:指退休。 撰述:撰写文章。 极思操彗接清芬:指在官场上,诗人想以自己的才学来辅佐君王。 工歌:即《工部歌》。唐玄宗时,张说因事得罪被贬谪,途中经过工部,有感而作,诗中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句子。这里指赵瓯北也因事被贬
【注释】 发:发出,指创作。诛奸作一书:写一本书来惩治奸佞之徒。名山:指名山大川。贮杀青馀:指收藏好杀青的剩余物。杀青:用火烫使竹简木刻字迹固定。思贮:指希望把书献给皇帝。竟终:终于。赍:带着、带着去。前志:以前的决心或志向。空见:只看到。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此指朝廷。蔑若:轻视,不放在眼里。小说:指小说般的人物,即非正人君子。学乎旧吏:学习旧官吏的行为。凭虚:空有其表,实际无真才实学
注释: 阑将春尽惜徂年,已和清诗使未传。 案上耽淫蟳食字,人间散落麝流烟。 久判老病辞医药,远愧贫交辍俸钱。 料得燕山须想见,江东啼鸟绿阴边。 译文: 阑珊的春色将尽我惋惜流逝的光阴,我已经写下了清新的诗篇却没有流传。 书桌上沉溺在美味的食物中,世间却已经散落着麝香般的烟雾。 长久地被判定为老病之身而辞绝了医药,远远地感到惭愧因为贫寒而停止俸禄。 料想燕山的人一定能够想象得到
隐矣何须复著书,百年清暇惜三馀。 劣如老马知文事,敢比犹龙在物初。 秘苑待君勤校理,荒亭无客问玄虚。 难期敷衽论心会,且托天涯尺素鱼。 注释:隐逸了何必还要写书呢?我珍惜这难得的闲暇,只求能够享受这清闲自在的生活。就像一匹老马知道如何去理解文学一样,我也不敢与那些有才华的人相比,但我却愿意像庄子那样在事物的初始阶段就有所领悟,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秘苑(皇家园林)待君勤校理,荒亭无客问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