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德诛奸作一书,名山思贮杀青馀。
竟终茅舍赍前志,空见明堂建太初。
蔑若众星真小说,学乎旧吏似凭虚。
不妨笔记传吾党,磊落宁嫌释鸟鱼。

【注释】

发:发出,指创作。诛奸作一书:写一本书来惩治奸佞之徒。名山:指名山大川。贮杀青馀:指收藏好杀青的剩余物。杀青:用火烫使竹简木刻字迹固定。思贮:指希望把书献给皇帝。竟终:终于。赍:带着、带着去。前志:以前的决心或志向。空见:只看到。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此指朝廷。蔑若:轻视,不放在眼里。小说:指小说般的人物,即非正人君子。学乎旧吏:学习旧官吏的行为。凭虚:空有其表,实际无真才实学。笔记:记述、记载。吾党:我辈,这里指作者自己。磊落:坦率直爽。宁嫌:岂会嫌弃。释鸟鱼:对飞禽走兽不加害,放生。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人因陈石士之请而作诗以答谢。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我写了一本小书来惩治奸佞之徒,但想到名山大川中保存着杀青余物,心中就感到惋惜和惆怅;虽然最终能到茅舍中携带着从前决心去做的事情,却只看到朝廷上建太初殿的宏伟景象,而那些蔑视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却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不值得学习。因此,我写下了这些文字,以表达我对朝廷的看法,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坦荡的心情。

首联“发德诛奸作一书,名山思贮杀青馀”,意思是说:我写了一本惩奸的小册子,希望名山大川能把它收藏起来。这句诗中的关键词“发德诛奸”是全诗的主题所在。在这里,“发德”指的是颁布法令,“诛奸”则是指惩治奸邪之人,整句意思就是说:我写了一本小册子来惩治那些奸佞之徒。这里的“一书”指的是这本小册子,而“名山思贮杀青馀”中的“名山”则是指名扬四海的大江大河,而“贮杀青”则是指收藏好杀青后的剩余物。整句的意思是说:我希望名山大川能够把我写的这部小册子收藏起来。这里的关键词“贮杀青”则是整首诗的重要部分,因为这里的“贮”字意味着储存、保管,而“杀青”则是指杀青后的剩余物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整句的意思是说:我希望名山大川能够把我写的这部小册子收藏起来。

第二联“竟终茅舍赍前志,空见明堂建太初”,“蔑若众星真小说,学乎旧吏似凭虚”。在这里,“赍”指的是带着、带着去,而“明堂”则是指皇宫中的大厅,用来举行祭祀和宴会等活动。整句的意思是说:我带着以前的决心去茅舍生活,只看到了朝廷上建太初殿的宏伟景象。这里的关键词“明堂”则是整首诗的重点部分,因为这里的“明堂”代表着皇权的象征,也是朝廷的所在地。整句的意思是说:我带着以前的决心去茅舍生活,只看到了朝廷上建太初殿的宏伟景象。这里的“建太初”则是整首诗的关键部分,因为这里的“建”字意味着建立,而“太初”则是指初始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我带着以前的决心去茅舍生活,只看到了朝廷上建太初殿的宏伟景象。

第三联“蔑若众星真小说,学乎旧吏似凭虚”,“不妨笔记传吾党,磊落宁嫌释鸟鱼”。在这里,“小说”是指虚构的故事或者谣言,而“旧吏”则是指过去做过官的人。整句的意思是说:那些蔑视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不值得学习。这里的关键词“小说”和“旧吏”都是整首诗的重点部分,因为这里的“小说”和“旧吏”都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和背景。整句的意思是说:那些蔑视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不值得学习。这里的“不屑”是整首诗的关键部分,因为这里的“不屑”表示一种态度或者看法。整句的意思是说:那些蔑视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不值得学习。

第四联“磊落宁嫌释鸟鱼,笔头犹带杀青馀”,“吾党传吾道,毋令俗耳污吾书”。在这里,“磊落”是形容人性格豪爽直率,不拘小节;而“毋令俗耳污吾书”则是表示不要被庸俗之见污染了我的书籍。整句的意思是说:我的笔头还带着杀青余物的痕迹,我的作品是我自己写的,不是别人随便可以模仿的。这里的关键词“杀青余物”和“毋令俗耳污吾书”都是整首诗的关键点,因为这里的“杀青余物”和“毋令俗耳污吾书”都是代表了一种坚持自我的态度。整句的意思是说:我的笔头还带着杀青余物的痕迹,我的作品是我自己写的,不是别人随便可以模仿的。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视角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思考。他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个人信念的坚守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