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子垂缨鼓箧年,遗经勇绍昔儒传。
一登云阁亲藜火,十见春城改禁烟。
远梦江湖浮桂楫,旧居池馆积苔钱。
萧疏黄发钟陵下,镇有相思望日边。
注释与赏析:
次韵答陈石士二首 其一
懿子垂缨鼓箧年,遗经勇绍昔儒传。
一登云阁亲藜火,十见春城改禁烟。
远梦江湖浮桂楫,旧居池馆积苔钱。
萧疏黄发钟陵下,镇有相思望日边。
逐句释义:
- 懿子垂缨鼓箧年 - “懿子”指的是某人的尊称或雅号,”垂缨”意味着古代读书人的一种装束,即在衣帽上悬挂丝带下垂,”鼓箧”则形容打开书箱的动作。这句话描述了某人年轻时就开始学习并传承儒家经典。
- 遗经勇绍昔儒传 - “遗经”指的是传世的经典著作,”勇绍”表达了继承和推广的决心,”昔儒传”强调了对传统的尊重和承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尊重以及对传承这一传统的决心。
- 一登云阁亲藜火 - “云阁”可能指的是高高的官舍或书院,”藜火”是古人用藜草制作的火把,这里指夜晚读书时的照明工具。这句话描述了作者曾亲自在高阁中点燃藜火,夜以继日地学习。
- 十见春城改禁烟 - “春城”可能是一个地点的名字,”改禁烟”可能是指城市中不再允许烟火,反映了某种政治或社会的变化。这句话反映了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的变化。
- 远梦江湖浮桂楫 - “江湖”通常指代广阔的水面,”浮桂楫”则描绘了一个人在江上乘坐装饰着桂花的小舟的景象。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漂泊于江湖之中的情景。
- 旧居池馆积苔钱 - “旧居”指的是过去的住所,”池馆”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积苔钱”形象地描述了池塘边的建筑物因时间久远而长满青苔的景象。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环境的记忆和怀旧。
- 萧疏黄发钟陵下 - “萧疏”形容稀疏、凄凉,”黄发”指的是老年的头发,”钟陵”可能是地名,”下”表示在这个地方。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钟陵之下的场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镇有相思望日边 - “镇”是副词,表示经常或始终的意思,”相思”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日边”可能指的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象征着远方或故乡。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年轻的时光里,我手持经卷,勇攀学术高峰,继承了儒家的传统知识。
我曾登上高耸入云的书阁,亲手点燃藜草做成的火把,夜以继日地攻读。
十次踏入春城,见证了城市的变迁,那里不再允许烟火。
我常常在梦中飘荡江湖之上,乘坐着装饰着桂花的小舟。
我的旧居如今已是一片寂静,池塘边的建筑物因时间久远而长满青苔。
我的头发已经斑白,站在钟陵之下,心中始终怀揣着对远方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学习、历史、个人记忆以及时空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