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关前一径斜,僧楼西土瞰江涯。
窗间夕照横全楚,谷底长风散落霞。
荒砌昔经雕玉辇,讲堂又变梵王家。
人寰何处非桑海,倚槛春阑未尽花。
【注释】
- 清凉山:位于江西南昌市西南,又名滕王阁山。唐时建有避暑胜地——暑风亭。南唐烈宗李煌(公元927-961年在位)在此建崇正书院,后改为滕王阁。今滕王阁已毁,仅存遗址。
- “虎踞关”: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面,是古代赣江上的一处险要关口。
- 一径斜:小路弯曲曲折。
- 僧楼西土瞰江涯:僧楼的西边俯瞰着江边。
- 窗间夕照横全楚:窗户之间,傍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如同横贯整个楚国。
- 谷底长风散落霞:山谷中,狂风席卷着云霞散开。
- 荒砌昔经雕玉辇:曾经经过雕刻的石块,曾是皇帝的车驾。
- 讲堂又变梵王家:讲堂变成了佛教寺庙。
- 人寰何处非桑海:人间世界,哪里不是沧海桑田的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南昌滕王阁的诗。诗人先从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建筑特色等入手,勾勒出一幅滕王阁雄浑壮丽的画面;然后,诗人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滕王阁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的赞美之情。
首联写滕王阁的地理位置。“清凉山”即滕王阁所在地,而“南唐暑风亭址”则指的是滕王阁的建造地点。这一句点明了滕王阁的创建年代及地理位置,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颔联主要描绘滕王阁周围的自然景观。“虎踞关前一径斜,僧楼西土瞰江涯。”这两句诗描绘了滕王阁所在的虎踞关以及附近的僧楼。其中“虎踞关”,是指古时的一座关隘,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境内,是赣江上的一处险要关口。“一径斜”则形象地描绘出这条小路的曲折蜿蜒之状;“僧楼西土瞰江涯”,则是说这座僧楼位于山的西边,俯瞰着江岸。这两句诗通过对虎踞关及其附近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滕王阁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为下面的描写营造了一个优美的背景。
颈联主要描绘滕王阁的建筑特色。“窗间夕照横全楚,谷底长风散落霞”,这两句诗描绘了滕王阁内窗外的景象。“窗间夕照横全楚”,意指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整座楼阁,仿佛横贯整个楚国一般;“谷底长风散落霞”,则是说山谷中的长风吹散了云霞,使得天空呈现出一片美丽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滕王阁内的窗外景色,展现了滕王阁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自然风光。
尾联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的赞美之情。“荒砌昔经雕玉辇,讲堂又变梵王家。”“荒砌”指的是曾经经过雕刻的石块,而“雕玉辇”则是指古代帝王的车驾。“讲堂又变梵王家”,则是说这座讲堂已经变成了佛教寺庙。这两句诗通过对过去的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滕王阁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建筑特色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滕王阁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建筑风貌,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韵味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