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寺里随僧粥,枯木堂中看古文。
三客两亡馀有仆,百年几尽忽逢君。
桉铭欣得闻京兆,载酒常当同子云。
却使卧游生远想,海门东眺碧天分。
【注】1. 顾涧蘋:人名。焦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的金山寺。2. 三客两亡:指诗人有三位朋友去世,两位还活着。3. 桉铭欣得闻京兆:指诗人有幸听到京兆尹李邕的《桉树铭》。4. 子云:指扬雄,字子云。5. 卧游生远想:指诗人在卧游时产生对遥远景物的遐想。6. 海门东眺碧天分:指诗人登上镇江金山,向东眺望大海,天空与海面相接。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律,作者为唐开元年间诗人顾涧蘋(一作顾况)。
首联“焦山寺里随僧粥,枯木堂中看古文”写诗人在焦山寺里随和尚吃斋饭、看古文的情景。这里,诗人以平淡之笔,写出自己在寺庙里的闲适生活。焦山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唐代有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
第二联“三客两亡馀有仆,百年几尽忽逢君”,写诗人的朋友相继去世,自己又年事已高,而偶然遇到友人,感到十分高兴。“三客两亡”,指诗人有三个朋友已经去世,两个还健在。“百”字用得十分巧妙,既写出诗人年老体衰,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悲凉的心情。
第三联“桉铭欣得闻京兆,载酒常当同子云”,“桉铭欣得闻京兆”是指诗人有幸听到京兆尹李邕的《桉树铭》,李邕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书法艺术和诗文造诣都很高。《桉树铭》是一篇短文,其中充满了对桉树的赞美之情。“载酒常当同子云”是指诗人常常带着美酒,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畅谈人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联“却使卧游生远想,海门东眺碧天分”是诗人登上镇江金山后的感受。“卧游”是指躺在床上观赏山水画的意思。这里的“卧游”并非真的躺在床上观赏山水画,而是形容诗人在卧榻上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产生遐想。而“海门东眺碧天分”则是指诗人站在金山顶上,向东眺望大海,天空与海水相接的景象。这里的“海门”指的是长江口入海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江苏省南通县境内。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美好景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