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招词客会华堂,为出金钗十二行。
乞取濡豪书便面,度将繁曲劝深觞。
门频画采迎新主,室有披缁就法王。
重到西园苔径绿,春风犹舞旧垂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昔招词客会华堂,为出金钗十二行”,这两句诗写当年宴会上的情景,从宴席上的歌妓开始说起。“昔”字是时间的标志,指过去的事情,“会华堂”即在华丽的大厅中聚会,说明主人对宾客的款待十分热情,场面十分热闹。“为出金钗十二行”即指宴会上歌女们头上插着成行的金钗,这既是当时宴会的一种风俗,也是对歌伎美貌的一种夸张表现。
“乞取濡豪书便面,度将繁曲劝深觞”,这两句诗写歌女们为宴会助兴,唱着动听的歌曲。“濡豪书”是一种书法字体,这里用来代指书法;“便面”指书写的纸或绸子,这里用来形容歌伎们的歌声婉转悠扬,如流水般地流淌。“度将繁曲”即指用各种乐器伴奏,演奏美妙动听的歌曲。“劝”即劝酒的意思,这里借指歌唱。“深觞”是古代酒器,这里指饮酒。“度将繁曲劝深觞”,意即歌唱着动听的歌曲,劝饮着美酒。
“门频画采迎新主,室有披缁就法王”,这两句诗描写新主人到访时的情景。“门频画采”意谓门前装饰彩绘,频繁更换,意指新主人到来后,门庭焕然一新。“室有披缁就法王”意谓室内挂上佛像,意为新主人来到此处,也像佛教徒一样信奉佛法,虔诚修行。
“重到西园苔径绿,春风犹舞旧垂杨”,这两句诗描写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园林时的情景。“重到”意指诗人再一次来到这里。“苔径绿”意谓小径两旁生长着青苔,说明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有人来过。“春风犹舞旧垂杨”意谓这里的春天仍然如同往昔一般,杨柳依依,随风轻摆,仿佛在向行人招手欢迎。
【答案】
译文:
昔日在这里宴请文人雅士,为了献上十二行金钗。
请求她们为宴会唱歌,让音乐声传遍整个大厅。
新主人频频更换门饰,室内挂上佛像虔诚修行。
我又一次来到了此地,春日里依然杨柳青青。
赏析:
这是一首记事抒怀的小诗。全诗通过写宴席、咏歌伎、赞新主、叹时光等事件,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沧桑的感慨之情。
首联“昔招词客会华堂,为出金钗十二行。”点明宴席的时间和场合。“招”字表明邀请之意,“词客”指的是文人雅士,“华堂”是指华丽的大厅,说明宴会的豪华程度。诗人以时间为背景,描绘一幅宴会盛况的画面。“金钗十二行”,形象地描绘了歌伎们头戴的金钗。“为”字表明目的所在,即为了给客人助兴。“十二行”既形容歌伎们头上的金钗之多,又表明她们演唱的曲目丰富。
颔联“乞取濡豪书便面,度将繁曲劝深觞”写歌伎们为宴会助兴,唱着动听的歌曲。“濡豪”指的是书写的纸或绸子,这里用来形容歌伎们的歌声婉转悠扬,如流水般地流淌。“度将繁曲劝深觞”,“度”意为用……作为乐器伴奏,“繁曲”指的是各种乐器的乐曲,“劝”字表明歌唱者的任务所在,即歌唱着动听的歌曲,劝饮着美酒。
颈联“门频画采迎新主,室有披缁就法王”写新主人到访后的情形。“门频画采”意谓门前装饰彩绘,频繁更换,意指新主人到来后,门庭焕然一新。“室有披缁就法王”意谓室内挂上佛像,意为新主人来到此处,也像佛教徒一样信奉佛法,虔诚修行。
尾联“重到西园苔径绿,春风犹舞旧垂杨”写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园林时的情景。“重到”意指诗人再一次来到这里。“苔径绿”意谓小径两旁生长着青苔,说明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有人来过。“春风犹舞旧垂杨”,意谓这里的春天仍然如同往昔一般,杨柳依依,随风轻摆,仿佛在向行人招手欢迎。
这首诗以叙事为主,但诗人巧妙地运用想象和联想,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首联交代宴会的由来,颔联回忆过去宴会中的繁华景象,颈联则写主人的到来,尾联则写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