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慵自分百无堪,赖有群贤胜共探。
几度花开醉花下,三年江北忆江南。
斜阳曳杖行黄叶,明月闻钟转碧岚。
最爱交枝横曲径,随园西到隐仙庵。
《游隐仙庵二首·其二》是清代诗人姚鼐的作品。
姚鼐,字姬传,世称姚苏天培先生,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与刘大櫆、王念孙并称为“三大家”。他不仅是桐城派的开创者之一,还对古文的复兴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游隐仙庵二首·其二》作为其作品之一,展现了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人生体验。
诗中“衰慵自分百无堪,赖有群贤胜共探”表达了诗人自我认知的矛盾情感。面对人生的困顿和衰老,诗人感到无力和失落,但同时他也庆幸自己能与贤人共探讨学问,这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而“几度花开醉花下,三年江北忆江南”,则描绘了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的情景,这种对美好事物无法割舍的留恋,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斜阳曳杖行黄叶,明月闻钟转碧岚”两句,以斜阳和明月为背景,通过“曳杖”和“闻钟”的动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诗人行走在落叶铺满的路上,伴随着月亮升起时传来的钟声,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心境的理解和共鸣。
“最爱交枝横曲径,随园西到隐仙庵”,这句中的“交枝横曲径”形象地描绘了隐仙庵周围曲折蜿蜒的小径,而“随园”可能是指某个园林或庭院。诗人对于这样一处景致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不仅表达了他对美好环境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游隐仙庵二首·其二》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的追求。通过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读者不仅能领略到诗意之美,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