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未归来,九月霜清,怕踏寒香寻菊径;
画禅俄解脱,二泉云冷,谁怜情话访桐阴。

【注释】:

1.挽秦祖永联: 秦祖永,字君玉,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此诗为送别之作。

2.吏隐未归来: 吏隐,即隐居。

3.九月霜清: 九月,农历九月,深秋时节。

4.寒香寻菊径: 菊花盛开时,清香四溢,故名。

5.画禅: 禅宗以绘画、书法等方式传道弘法,称“画禅”。

6.俄解脱: 忽然之间,突然之间。

7.二泉: 二泉寺在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泉水甘冽。

8.桐阴: 桐树的荫影。

9.情话: 男女间的情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清新脱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好友即将离去的画面。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吏隐未归来”,以“吏隐”二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同时,“未归来”三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又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开的现实。接着,“九月霜清”,以深秋时节的霜降,衬托出诗人的思念之情。“怕踏寒香寻菊径”,诗人担心自己踏上这寒冷的秋霜,去追寻那盛开的菊花。这一细节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秋天景色的喜爱。

第二句“画禅俄解脱”,以禅宗的方式,描绘了一幅画面。“画禅”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又暗示了他对生活的超脱与淡泊。“俄解脱”三字,既表现了禅宗的瞬间顿悟,又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

第三句“二泉云冷,谁怜情话访桐阴”,以二泉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这里的“二泉云冷”,既形容了二泉寺的清幽,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而“谁怜情话访桐阴”,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友人能够回来,与他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桐阴,共享这份难得的友谊。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离别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友情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