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昔日侈东封,千乘万骑纷云从。
超然意象小秦汉,七十二代思兼容。
金泥玉检著符瑞,江茅鄗黍昭虔供。
礼成大祀颂声作,鸿文典诰铿钟镛。
天章神笔纵挥洒,鸾飘凤泊翔游龙。
磨崖深刻纪岁月,万古照耀天门东。
是时国家正全盛,地大物阜民和丰。
庙堂宴安渐鸠毒,玉鱼绣褓酣深宫。
侈心一开蠹随入,九庙俄顷飞灰红。
淋铃蜀道驰万里,百神不救尘埃蒙。
徒存兹碑峙巀嶪,雨蚀藓剥云烟中。
牧儿野火烧不得,至今椎拓传遗踪。
吴郎嗜古得此本,世守什袭装池工。
高斋招我共销夏,披襟展玩清宵同。
规连珠树矩折玉,墨彩腾上光熊熊。
手摹口诵极赞赏,忽忆往事心神忡。
《中兴》反正颂神武,亦有巨刻磨巃嵷。
盛衰治乱互倚伏,鉴戒实可垂无穷。
殷忧启运满致覆,此理自古关昭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郑十八司户昭义台五首》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因树亭观唐明皇磨崖碑
注释:在一棵树旁搭建了一个亭子,用来观赏唐朝明皇时期的磨崖石碑。明皇昔日侈东封,千乘万骑纷云从。
注释:唐太宗时期,皇帝驾临泰山封禅,成千上万的车马随从着,形成了壮观的景象。超然意象小秦汉,七十二代思兼容。
注释: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超越了汉朝和秦朝,七十二代后仍然能够兼容并包。金泥玉检著符瑞,江茅鄗黍昭虔供。
注释:用金子和银子制成的印章上刻着吉祥的图案,用江茅鄗黍等谷物祭祀,表达对神灵的敬仰。礼成大祀颂声作,鸿文典诰铿钟镛。
注释:祭祀仪式结束时,歌颂的声音响起,朝廷上的文书和诏令如同钟鼓一样响彻云霄。天章神笔纵挥洒,鸾飘凤泊翔游龙。
注释:唐太宗有如神助,他的笔下如同天书一般神奇,文字如同鸾鸟飞逝、凤凰停泊、游龙飞翔一般。磨崖深刻纪岁月,万古照耀天门东。
注释:磨崖石碑上的文字深刻地记载了岁月的痕迹,它的光芒照耀着通往天门的道路。是时国家正全盛,地大物阜民和丰。
注释:当时的国家处于全盛时期,土地辽阔,物资丰富,人民生活和谐富足。庙堂宴安渐鸠毒,玉鱼绣褓酣深宫。
注释:宫廷中的宴乐逐渐变得奢华腐化,皇帝和贵族们沉湎于享乐之中。侈心一开蠹随入,九庙俄顷飞灰红。
注释:一旦放纵的欲望开始泛滥,国家的基业就会迅速衰败,九座祖先的神庙在短短的一瞬之间就被焚毁。淋铃蜀道驰万里,百神不救尘埃蒙。
注释:在蜀道上奔驰万里,但即使有神仙相助也无济于事,因为道路上的灰尘掩盖了一切。徒存兹碑峙巀嶪,雨蚀藓剥云烟中。
注释:这尊石碑虽然还在屹立,但已经被风雨侵蚀,苔藓剥落,被云雾缭绕。牧儿野火烧不得,至今椎拓传遗踪。
注释:牧童无法将这尊石碑烧掉,因此只能将它椎拓下来保存下来,让它的遗痕流传千古。吴郎嗜古得此本,世守什袭装池工。
注释:一个爱好古董的吴地人得到了这尊石碑的副本,世世代代将其收藏,精心维护,就像装饰池塘一样。高斋招我共销夏,披襟展玩清宵同。
注释:我在高高的书房里邀请你一同消夏,我们一起敞开衣襟欣赏夜晚的风景。规连珠树矩折玉,墨彩腾上光熊熊。
注释:这尊石碑的形状如同连珠树那样规整,上面的文字就像是折断的玉石,墨色在灯光下跳跃,发出熊熊的光芒。手摹口诵极赞赏,忽忆往事心神忡。
注释:我用手抚摸着它,口中诵读着它的内容,对它充满了赞美之情。突然想起往事,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怅惘。《中兴》反正颂神武,亦有巨刻磨巃嵷。
注释:《中兴颂》赞美了唐朝的神武,也有巨大的石碑铭刻在上面。盛衰治乱互倚伏,鉴戒实可垂无穷。
注释:国家的兴衰更替、治理的好坏都相互影响,从中可以汲取到深刻的教训,这些教诲值得永远铭记。殷忧启运满致覆,此理自古关昭聋。
注释:深沉的忧虑可以引发天命的变化,这种道理自古以来就与聪明的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