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装才卸便思乡,岭外秋高未见霜。
花木四时开一色,儿孙两地作重阳。
风尘要识官难恋,耕读还虞业渐荒。
相约游踪刚匝岁,海天如镜泛归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古诗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理解诗句的含义,并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乙酉”是古代纪年的干支表示法,“轻装才卸便思乡”,说明刚到岭南就想念家乡,所以“岭外秋高未见霜”;“花木四时开一色”意思是说花草树木四季都是一样,没有变化,所以“儿孙两地作重阳”;“风尘要识官难恋”,因为远离家乡,所以要离开官场,而“耕读还虞业渐荒”,担心农业逐渐荒废;“相约游踪刚匝岁”,约定了游历的行程,已经度过了一年的时间;“海天如镜泛归航”,海天一色,就像镜子一样反射着船只的航行,所以“泛归航”。

【答案】

译文:

刚刚卸下身上的行囊,便思念家乡,岭南的秋天,高高的山岭上也没有见到霜。

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都是一样颜色,孩子们和孙子们分别居住在两地,一起过节。

远离家乡,要离开官场,担心农业逐渐荒废;游历的行程刚过了一年。

海天一色,就像镜子一样反射着船只的航行,所以“泛归航”。

赏析:

这是一首纪程诗。诗人从甲申年(764)九月二十一日出发,到乙酉年(765)七月五日抵苍梧,整整经过了两年多。这首诗就是这两年多来所经之处的纪事诗。诗中写自己初抵岭南时的思乡之情,以及途中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思想活动。

首句“轻装才卸便思乡”,说明自己刚到岭南就想念家乡。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远。一个“轻”字,不仅写出了诗人对岭南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也暗示了自己此行是为了赴任,而不是为了游玩。这种矛盾的心理使诗人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第二句“岭外秋高未见霜”,写岭南的秋天与中原大不相同。岭南地处南方,气候湿热,到了深秋时节,天气还非常温暖,很少出现下霜的情况,所以诗人觉得岭南的秋天比中原还要凉爽。

第三句“花木四时开一色”,写岭南的花草树木四季都是一样颜色。这与中原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人更加怀念故乡。

第四句“儿孙两地作重阳”,意思是孩子们和孙子们分别居住在两地,一起过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第五句“风尘要识官难恋”,写远离家乡,要离开官场,担心农业逐渐荒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看法和态度。

第六句“耕读还虞业渐荒”,担心农业逐渐荒废。这是诗人对于岭南农耕生活的担忧。

第七句“相约游踪刚匝岁”,约定了游历的行程,已经度过了一年的时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期待。

第八句“海天如镜泛归航”,海天一色,就像镜子一样反射着船只的航行,所以“泛归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