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未遂旅顺督战之行,谁以奇才慰公子;
永莫追天津论文之乐,空将痛泪抚君儿。
【解析】
此诗是一首悼亡诗。“旅顺”,今辽宁旅顺口。“奇才”,即奇才子,指诗人自己。“天津”,今河北天津。“痛泪”,即痛泪痕,指眼泪。“君儿”,指李经述儿子李光地。
【答案】
恨未能随军去旅顺督战;谁以奇才慰公子?
不追忆和李经述一起在天津论学的快乐时光;空将悲痛泪抚君儿。
恨未遂旅顺督战之行,谁以奇才慰公子;
永莫追天津论文之乐,空将痛泪抚君儿。
【解析】
此诗是一首悼亡诗。“旅顺”,今辽宁旅顺口。“奇才”,即奇才子,指诗人自己。“天津”,今河北天津。“痛泪”,即痛泪痕,指眼泪。“君儿”,指李经述儿子李光地。
【答案】
恨未能随军去旅顺督战;谁以奇才慰公子?
不追忆和李经述一起在天津论学的快乐时光;空将悲痛泪抚君儿。
注释: 君有远行:你将要远赴山东,去戒幕。 二千里:指距离。 山欙(lái)海舶:乘船和爬山两种旅行方式。 帷幄(wò)、毡裘(zhān qú):古代用来形容地方官的谦词,帷幄指军帐,毡裘指皮衣,这里比喻周彦升是地方上的官员。 何曾:哪里曾经。 帷幄须奇策:在帷幄之中需要出奇制胜的策略。 使汝:让你,指周彦升。 毡裘犯苦寒:穿着皮衣忍受着严寒。 羞鸟户虫生计在:惭愧的是,连鸟儿、虫子都不如
【译文】 清晨破晓南风从广陵吹来,经过江山景色露出细微棱角。 西征词赋使人悲伤潘岳,东汉衣冠愧对李膺。 鱼美海乡辞作客之愁,花醲野馆漫呼朋唤友。 可惜骨肉之梦在山中,漫长道路春寒不胜思念。 【注释】 仪征道中:即《入朝曲·仪征道中》诗。 联句:即“集句”,指把别人诗句的一句或几行字拿来作为自己的诗句,并加按语加以点化,使之成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 其一:第一句。 南风:春风。 广陵:扬州古称。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肝膈烦忧不可名,晓来河上泥人行。 [4^] “肝膈烦忧不可名,晓来河上泥人行。”出自清代范当世的《因延卿寄秦尧臣(其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恼和忧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晨,当诗人看到河边的泥塑人像时,更加深了他的忧郁之情。 2. 数诗聊付江关去,万里如闻草木声。 [5^] “数诗聊付江关去,万里如闻草木声
郊行 昨夜更阑听雨愁,晓行十里未开眸。 风来故故吹蓬发,泥泞兢兢惜敝裘。 村市故人儿女长,酒家父老笑言稠。 先生此日真无赖,数遍车轮一万周。 注释: 1. 昨夜更阑(yè):深夜,形容时间已经很晚。阑:尽,完。 2. 晓行(xiǎo xíng):早晨出行。 3. 故故:故意的意思。 4. 蓬发:指头发散乱不整。古代文人常以“蓬”比喻其高洁的志向。 5. 兢兢(jīng jīng)
诗句释义及赏析- 五尺:长度单位,这里可能表示距离。 - 虚廊:空无一人的走廊。 - 月到初:月亮刚刚升起。 - 洒然:形容月光明亮、清新。 - 凉气:凉爽的空气。 - 襟裾:衣服的前襟和后摆。 - 清味:药的味道很清凉,通常指中药。 - 俊弟诗篇:弟弟的诗作。 - 养鸽:养殖鸽子。 - 海鲜:指鱼等海产品。 - 悭嘉会:吝啬举办宴会。 - 枉寄书:徒劳地写信。 译文:
诗句解析 1. 舳鲈千里控堤防:描述了船只在宽阔的江河上行驶的景象,"舳"是大船的意思,"鲈"指鱼,"千里"表示距离遥远,"控堤防"则意味着控制着河岸。 2. 三楚遗营迹未荒:这里的"楚"可能指古时的楚国,或者泛指南方地区,"遗营迹"指的是遗留下来的军营或营地,"未荒"表示这些地方尚未被开发,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3. 屡见番船通海国:这里提到的"番船"可能指的是来自外国的船只
以下是对《仪徵道中联句·其二》的逐句释义: 1. 新息从来忆少游:新息,即新息县,是范当世的家乡。“从来”表示始终或一直的意思,“忆少游”则表达了对年轻时游历的经历的回忆。 2. 高平无那客荆州:高平,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境内。“无那”是一种无奈的表达,“客荆州”说明范当世在荆州停留时的身份或角色。 3. 田间已识羊牛好:田间,指农田。“识”意为认识或了解
庚辰辛巳之间里中朋友之乐最胜百里之人恒聚于一 这是说在庚辰年和辛巳年之间,家乡里的同僚们聚在一起的快乐超过了百里之外的人。 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 余:我,我与马勿庵共同倡导这种快乐 余:我(指作者自己),我与马勿庵共同倡导这种快乐。 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 马:马勿庵 马:指作者的朋友马勿庵。 实为之倡:确实应该倡导这种快乐。 译文:在庚辰年和辛巳年之间
【诗句解读】 庚辰、辛巳:庚辰为农历十月,辛巳为十一月。“之间里中朋友之乐最胜”,说明作者和朋友之间的友谊深厚,他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而这种友情在百里之外的人看来却是难得的。“百里之人恒聚于一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这句话说明了作者的好友马勿庵是大家公认的才子,而作者则是他的朋友和倡导者。“既深乃至相求相怨延卿之去广东”这一句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哀愁
【注释】: 庚辰、辛巳:农历年。里中:本乡里。之:往、到。相求相怨:指马延卿与诗人的交情,也指两人离别时的相互埋怨。延卿:即马延卿,字君实,号勿庵,诗人友人,福建长乐人。广东:今属广东省。苦不能释:非常痛苦,无法排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在朋友离去后写的。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及依依难舍之情。 首联“庚辰、辛巳之间里中友朋之乐最胜,百里之人恒聚于一而余与马勿庵实为之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最后要附上赏析。“辛苦九州还”一句中“辛苦”二字写出了作者的辛劳和奔波,而“九州”则暗含作者所关心的国事,因此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二句“身未趋朝魂恋阙”中的“魂恋阙”表现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同时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志向
我们来分析题目“挽李瀚章联”: 1. 诗句分析: - 与曾左胡骆百战成功:这是对李瀚章的赞扬。曾、左、胡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而“骆”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李瀚章本人。这句话表达了对其英勇善战的赞美,认为他像这些历史名将一样,在战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 浸灌滋培,还使门闾气允固:这是进一步的赞美,意思是说李瀚章的影响力和成就如同滋润土壤一样,使得他的家庭(门闾)更加稳固,繁荣昌盛。 -
【注】“落落”是形容人高峻、清远的样子。“空空妙相”指佛教禅宗的“真空妙有”,“三藐三菩提”是佛教语,意谓超越生死轮回的觉悟境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第一句“落落情缘,那堪一见一回老”描绘了人生中情感的无常,人生易老,难以抗拒生命的流逝。第二句“空空妙相,留证三藐三菩提”则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禅宗讲求的是心如虚空,不执着于任何事物,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觉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词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词,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和语境,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来分析词语的作用。如“赫赫”是形容词,意思是显赫;“向山僻”的意思是到山里偏僻的地方。 【答案】 第一联:陈宝箴,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有《东湖草堂诗集》传世。宗臣,这里指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一往沉冥,意谓一心向着山僻。 第二联:陈宝箴在母亲去世后悲痛万分,长年累月地怀念母亲
【注释】 挽达蔚卿联: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达蔚卿,即达观,指达观先生。 营父葬:指为父母办丧事。 身则无所贪,劳生转剧:意谓自己并不贪图什么,只图过一种清苦的生活。语本《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之句。 茫乎吾欲从公游:意即我正打算跟随您去漫游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达观先生的挽词。达观先生是一位志趣高远、淡泊名利、生活清苦的隐士。他与达观先生交往甚密
【注释】: 挽陶宾南父从野蛮时期至文明时期,两可间必有磊磊畸人,不显于代; 以普通教育兴实业教育,十年后惟望粲粲诸子,无忘斯言。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纪念其恩师陶公之辞。陶公名宾南,字宾南。陶公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为人谦和,待人接物和蔼可亲。陶公一生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徇私情。陶公为人处世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人对陶公的追思及祝愿,表达了诗人对恩师高尚人格的敬仰之情和对恩师教诲的珍视之心